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书画按尺卖:可以丈量价格 无法丈量艺术

  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


  “新年将到,喜鹊喳喳叫,人画又老一岁矣,润格调整如下,2013年元旦起:山水每平尺1500元,花鸟每平尺1000元,书法每平尺600元……”这是2013年元旦之前,某画家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的2013年最新润格。


  浏览艺术类网站和艺术家博客便可发现,新年宣布润格上涨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在少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机构“张榜”公布:“2013年××的国画作品市场润格发布:山水每平尺6万元,花卉每平尺5万元,书法每平尺2万元。点题另议。”有画家上传“权威机构”给自己颁发的润格证书,以示价格公允;有人自我调侃:“鉴于新交规出台,个人压力增大,所以2013年每平方米和每平尺的油画和国画价格统一翻倍。”还有人标价之后不忘提醒:“因本人眼神不好,精力有限,请提前半年预订。”……


  中国书画按平尺卖,早已成为惯例,如今这般热闹的艺术市场上,按尺论价似乎也最为方便省事。然而“真假不知道、好坏分不清、润格不靠谱”却是许多人面对市场时的困惑。艺术市场乱象纷呈,古来有之的“润格”概念究竟在起着怎样的作用,是艺术界需要深思的大问题。


  以尺论价不晚于1759年


  在古时作为有偿服务的书画诗文创作,一度被认为是一件俗气的事情,更为文人士夫所不耻。


  追溯“润格”一词的源头,《隋书·郑译传》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权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由此,“润笔”成为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的代称。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法、孙尚子、阎立本、吴道子,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载:一万五千。其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二僧、阎立德,一扇值金一万,且举俗谙悉者。”元代以降,除了由朝廷供养的宫廷画师外,以鬻画为生的文人画家或民间画师渐成潮流。如以画墨梅著称的王冕,归隐乡里后卖画自给,并以尺幅定画价,他对待润格的态度很直白:“吾籍足以养口体,岂好人家作画师哉。”


  美术理论家彭德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中国书画以尺论价,不晚于1759年。这一年,郑板桥明码实价地公布了他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书画润格制度出现于上海,书画家或自定润格,或请人代定润格。1920年,吴昌硕为齐白石定的润格为:“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此后齐白石曾立规矩:“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当时的张大千、吴湖帆、冯超然、陶冷月等一大批职业书画家,也都为自己制定了按尺论价的润格费。润格制度因简单易行,并使得书画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而被社会普遍接受,逐渐成为艺术市场的核心要素。


  齐白石另有润格告示称:“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美术评论家于洋认为,润格俨然成为一种象征,已然与艺术创作过程的心态和艺术家对于自己作品的安置密切相关、浑然一体,甚至直接揭示出书画家的人格精神。这种关联在市场经济空前繁盛的今日尤为明显,无论对于已经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大家,还是踌躇满志、勤奋苦练的新人,润格的高低越发不容含糊,其意义事关尊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作为画家品次级别的标识。


  谁在炒作润格?


  时至今日,“润格”概念已经悄悄衍变和异化。当今的书画家虽然以平尺论价,但并不严格遵循,而是对不同的购买群体有不同的价格。一位专画竹子的老画家告诉记者,他的画现在3万元一平尺,如果有人想买来送礼,不打折;朋友买五折;朋友介绍藏家买八折。某画廊主道出了当今艺术市场的一个事实:当书画家没有市场时,画廊处于主导地位,拥有艺术品的定价权和销售渠道,而一旦书画家羽翼丰满,就自己掌握了作品的定价权和销售渠道。


  青年画家张觉(化名)的写意人物画现在每平尺标价为1万元,他承认,他给某些藏家的价格的确比给画廊的价格低。“我会做一个判断,如果是想收藏我的画,而不是转身就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人,我肯定会给他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因为他不会去抛售,影响市场。”


  然而,画一旦出手,再次进入市场流通的时间和价格就不再由画家控制。张觉说,不能将艺术市场的混乱简单归咎于画家自定润格,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并不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甚至也不是某个画廊说了算。“画一旦进了市场,价格就会受到画廊、藏家和拍卖行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市场就是这样,总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画家自己提高润格,涨的只是自己的心理价位,真卖这么多他才舒服,可市场不一定接受。” 就在几年前,张觉的画还只卖到一平尺两三千元。近几年,他在努力创作之余,常常受邀参加一些笔会和展览,并在藏家和画廊的帮助下,于前年和去年在多个地方举办了个人画展和研讨会,现在还是某地方画院的院长,这些经历使得他在收藏界被慢慢认可,作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他透露,近来不断有拍卖行来找自己拿作品上拍,他选择了在两家拍卖行的春季拍卖会上无底价各上拍一件作品,想检验一下自己作品的市场行情。


  拍卖行是否严格以尺论价呢?“为拍品估价时,首先要看艺术家的知名度,其次看该作品在艺术家艺术历程中的特殊性,以及作品的质量、创作年代等,此外,尺幅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部经理刘尧表示。


  决定润格高低的因素比较复杂,画家的年龄、头衔、画科、展览经历、获奖经历,以及研讨会的规格,批评家的推介、在拍卖行拍卖的情况等都可能与此相关,而最重要的则是“名气”。因此,不少画家与画廊、藏家联合起来,通过办展览、开研讨会、在媒体上做宣传、借拍卖行托市等行为来炒作,提高知名度,制造某书画家作品市场的假象。其中,通过拍卖行炒作提高润格,简单可行,价格又明确,是不少画家的选择。只要找好托儿轮流举牌,把价格哄抬上去,是否成交人们不得而知,于是落槌价也就成了画家的最新润格。


  市场中的润格效应


  不久前,知名策展人、某艺术机构负责人贾廷峰撰文《画家之间攀比润格害人害己》,引起热议。他认为,书画作品按平尺卖是市场混乱的主要恶因。“大家都有惰性了,不去学习和研究,只靠润格高低来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艺术作品是精神产品,有特殊性,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和花了几分钟画的应酬之作的市场价值怎么能等同呢?这样下去,画家成不了大师,藏家也藏不到好画。”


  贾廷峰以自己的经历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平尺价,只可看成“仅供参考”。“如我代理的N画家,他现在的市场行情是3万元一平尺,我到他家里拿画,会首先把一道关,只代理能达到艺术要求的作品。但我并不严格按照3万元一平尺卖,同样尺幅的画,精彩程度不一样,这张我可能两万多就卖了,那一张我可能4万元以上才卖。”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能多挣钱,很多画家都有画大画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正好迎合了藏家的需要。一位不愿具名的画店店主告诉记者,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四尺整张的大画最好卖,小品和斗方则很难卖出。“人家要收藏,当然是名头越大越好,画越大越好。你想,如果画家的润格涨一千,那一幅八平尺的画就涨了八千,一个小品才涨多少钱?”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艺术,很少有藏家对小品和扇面有兴趣。


  大多数当代书画名家的润格在艺术品收藏界流传着很多版本,如某美术家协会官员的润格在不同渠道就差了几万之多。炒作价格成风,也导致一些功夫相对深厚、素质较高的书画家,因其不善于包装自己而被市场低估,而一些艺术造诣较低,又善于炒作营销的书画家,市场价位却超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搅乱了书画市场的价值标准。


  眼下很多媒体煞有介事地制定“画家润格一览表”“艺术家权力榜”等,细分为艺术家自报价、市场价、拍卖价,并给出看涨、持平和看跌的建议,将艺术作品的平尺单价广泛宣传。书画作品的价格和尺幅大小与该作品的真伪、精粗并无直接关系,鱼龙混杂的交易数据汇总到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


  急需建立定价机制


  在古代,书画如何论价(主要是艺术价值)?彭德说:“张彦远提出了书画论价的几个重要前提:一是品第,二是时代,三是作者。品第指作品的档次,由专家审定。时代分上古、中古、下古,汉、魏、三国是上古,晋与刘宋是中古,齐、梁、北魏以后是下古,隋至唐代是近代。至于作者,主要看社会影响。作者往往会成为书画论价的主要因素。宋代苏轼、明代董其昌、清代吴伟业,绘画水平一般但卖价很高,原因在于作者有名有身份有地位。苏轼是文豪,董其昌是尚书,吴伟业是诗坛盟主。”


  书画作品是否不应该按平尺销售?彭德的看法比较理性:“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健则认为,在市场语境中,炒作润格有其合理的一面。“炒作无可厚非,并不会让藏界的行家和艺术界同行高看一眼,况且炒作也需要付出代价。书画的价格并不是由某一方定出来的,无论画家、画廊、藏家或者炒家都很难单方面地为艺术品定价。只有书画得到市场认可,经过买家和卖家的讨价还价,顺利成交,我们才能视为真实的售价。标价不是售价,你想标多高都成。”马健说。


  马健所说的“代价”是画家对自己人格和艺术的戕害。伎俩低级的炒作和毫无道理可言的攀比,让不断翻新的润格记录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乱局与曲折发展,同时也丈量着当今艺术家的信誉和人格。“现在的画家坐在一起聊,基本不谈艺术,谈的都是某某画家的润格又涨了多少,谁的画在哪里拍出了多少钱,谁在哪里办了个展览,卖了多少画。”贾廷峰说,一些画家如果发现有同行的润格涨了,自己就马上涨。“有画家一年涨价很多次,今天两万,明天三万,后天五万,根本没有艺术道德。”


  近年来,作为商品的美术作品由谁定价的讨论莫衷一是,和被权力寻租相比,由市场决定价格还是目前的最优途径。规范市场秩序,提倡人品艺品,提高普通观众、收藏者的辨识能力是当前可行也最亟需采取的办法。而在画廊、收藏家、拍卖行、艺术媒体、批评家的共同作用面前,贾廷峰的建议更适合普通收藏者:“市场上假画、行画太多了,藏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学习,多判断,就可以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冲着热爱去收藏比冲着投资收藏,风险要小很多。”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