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鼻烟文化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多年后制成的。鼻烟有黑紫、老黄、嫩黄等不同颜色,味道有酸、?、糊、豆、甜五种,以酸为佳。
解放后,北京工艺品公司曾派人前来兖州收购黑板烟,回去加工成鼻烟。1964年,由于中印战争爆发,西藏地区印度鼻烟进口贸易中断,广大吸鼻烟的藏胞十分需要鼻烟。国务院外事局安排兖州恢复鼻烟生产,兖州县府及雪茄烟厂派傅瑞芝等人去北京,并与天津鼻烟厂签订了设备合同。但由于设备未到,最终没有成功,而且至今也未恢复。由于鼻烟不污染环境,而且方便经济,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当您步入蒙古族家门时,就有一种清凉、芳香药品同烟混合形成的气味扑鼻而入,这就是蒙古族鼻烟。40岁以上的蒙古族男女多数都有"古壶热",也叫鼻烟壶,壶中盛着烟粉或药粉,嗅了能提神爽志。它被当成是一种礼节用品。牧民们将"古壶热"当作一种极珍贵的佩戴饰物,经常带在身边。鼻烟有自己配制的,有在北京中药店购买的。不仅蒙古族群众使用。而且越来越被汉族群众所变认识和使用。
鼻烟,是一种用鼻子嗅吸的烟,又称"闻烟"。鼻烟呈粉末状,吸时用手指将它抹在鼻孔内,通过刺激粘膜引起生理作用。
据传说,蒙古族同胞嗅鼻烟是在喇嘛教徒中兴起的。喇嘛教在戒律中兴起的。喇嘛教在戒律中规定不许吸烟,可是已经有烟瘾的喇嘛教徒,为了过吸烟瘾,就创造了这种以嗅代吸的烟。只要抹在鼻孔内少许就同吸烟一样,即过了烟瘾又不违犯戒律。这种鼻烟逐渐流传开来。蒙古族牧民常年活动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鼻烟适合他们的生活环境,烟里加入芳香通窍的药材,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伤风感冒时,抹少许于鼻孔或嗅上几下,几个喷涕打过立时就见轻松,病情能逐渐好转。因此,鼻烟也就成为蒙古族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必备品。
鼻烟的原料主要是晒烟,最初是用自来红(蛤蟆头)的烟面加入一些黄羊粪灰即可。黄羊吃的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因此,黄羊粪对一些疾病能起治疗作用。闻鼻烟的蒙古族人能占其为数的60%。后来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鼻烟的制作方法也更加科学。将晒烟叶原料晒干,粉碎过筛后所得的粉末,即成为鼻烟的初制品。再将初制品以蒸汽熏制并加其它香料。如:烟面50克,草豆寇2克、薄荷冰2克、冰片2克,白芷5克、白檀或紫檀香2克、红花2克、丁香2克、面碱3克,成粉搅拌均匀,分装小瓶或小包,即为鼻烟成品。一般采用密封较严的容器保管鼻烟,通常不易发生霉变。如果发生返潮现象,可进行适当的晾晒。经过贮存一年多的鼻烟,香味更加醇厚浓郁。
鼻烟同卷烟作用基本一样,不但能解烟瘾而且能提神消除疲劳。除此以外鼻烟还具有清脑醒目、降低血压、预防脑炎等作用。鼻烟不象吸其它烟那样刺激肺和气管。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凡用鼻烟的人咳嗽哮喘甚少,没有得脑炎的(根据省政协委员、王府大庙喇嘛塞金仓所见所闻,他说:"我嗅了30多年的鼻烟,今年已78岁,不咳嗽、不喘、不得感冒,据我街道的不论是长辈或是现在的晚辈,凡是嗅鼻烟的没有得脑膜炎的)。由于多年来的风俗习惯,在蒙古族集居的村屯鼻烟比较流行。不仅蒙古族群众保留着这特殊习俗,汉族群众也有一部分嗅鼻烟。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