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木刻鉴赏“三味”
水印木刻曾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自唐代就很发达,至明万历、天启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登上了艺术的最高峰。其代表作如《西厢记》、《水浒》等插图。此后出现的《芥子园画传》也是一部产生巨大影响的水印木刻画集。
现代水印木刻是在鲁迅的倡导下,继承民族传统和吸收外国版画技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版画家李桦创作了水印木刻《春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四川的版画家以崭新的视角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水印木刻作品,如黄永玉的《阿诗玛》、吴凡的《蒲公英》等。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水印木刻的创作队伍扩大,从题材的深度和广度到艺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大批新人新作令人刮目相看。
水印木刻不同于以笔墨为表现手段的中国画,它是通过刻制和印刷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的。尽管水印木刻具有复数性,即一套原版可印出多幅原作,但其独特的刀味、木味和水味却是作品鉴赏的重要依据。
刀味。木刻讲究刀法,而刀法所包含的内容,除了准确地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和质感外,还体现了版画家的审美格调和艺术意趣。作者所追求的用刀意念与情趣不同,画面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如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精妙入微,有的明快、果断,体现力之美,有的刀法多变,具韵律、节奏。
木味。即版画家利用木质、木纹等自然特性,通过独特的技法和刀法变化,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所产生艺术趣味。木味和刀味相辅相成,刀味愈独特,木味愈强烈,画面的艺术趣味也就更浓。中国传统的阴刻法,能很好发挥刻刀性能,表现力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刀味和木味。
水味。水印木刻印刷使用的颜料和用纸都会适当注入水分,水分多少及其成分不同,会出现色彩的浓淡、干湿、虚实、强弱变化等特殊效果,作者恰当用水,熟练掌握印刷技法,并发挥创造性,才能达到作品的清新滋润、水味韵美。它与中国写意画的水墨情趣,有相通之处。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