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铁券

简介
  “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它在中国古代是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时颁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丹书铁券”制度始于汉代。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帛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当时,“铁券”还无免罪和免死等许诺,仅作为一种加官进爵、封侯纳地的凭证。当时因用丹砂将券文之于铁制的契券上,故称“铁券”,亦称“丹书铁券”或“丹书铁契”。而唐以后则主要用金填字。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发给皇室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到宋、元、明时期,“铁券”颁赐逐渐趋于完备。

铁券内容
  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
  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
  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
  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历史文物
  明代的文献称铁券为“世券”,现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仍有实物,为金属铸造的半覆瓦形的特殊文书,其上刻有受赐人的姓名、勋劳、官爵,还写明持有此券,本人犯法可免二死,子孙可免一死,等等。
  隋唐时期,对于功臣赏赐铁券,用以表示免死特权的作法十分普遍。隋太祖曾赐李穆铁券,恕其十死。唐中宗曾赐杨元琰铁券,恕十死。至唐代晚期,藩镇割据,帝室更大量赐铁券以讨好拥有兵权的将领,致使发展到一些藩镇将领也实行对部下赐铁券免死的奖励。宋代以下,帝王对功臣赏赐铁券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在明代,仍有赏赐铁券的现象。
  现在保存下来的唐代铁券实物,仅有987年(唐代乾宁四年)赐钱镠铁券一件,长52厘米,宽29.8厘米,厚0.4 厘米。券为复瓦形,上嵌金字诏书 333字。这是唐昭宗李晔赐给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钱镠的。券文说:“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该券在元朝曾一度失落水中,后被渔人捞出,钱氏后人重价购回保存。1951年,钱氏后人将它捐献国家,先归浙江省博物馆,后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明代铁券存世的有《会川伯赵安铁券》,长20.7厘米,宽39.8厘米,厚0.2厘米,嵌金字219字,为1440年(正统五年)明英宗赐给镇守陇右的土司会川伯赵安的。此券保存甚佳,券字金色灿然,无一字残损,现藏甘肃省渭源县文化馆。
    上一篇:装帧
    下一篇:古籍的修复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