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用品和使用方法
镊子: 大家都知道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时,常常利用指纹。在三百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指纹是由无数小油点构成的。不论洗的多认真,皮肤表面总会不断渗出一些细微的汗粒。用手去触摸邮票,这些不汗粒就会粘到邮票上。汗水是由油和盐构成的,在邮票上会形成污点。因此,集邮者忌讳直接用手触摸邮票,在欣赏或整理邮票时都应该使用镊子。 夹邮票时要使用镊子,但并不是所有的镊子都能用来夹邮票。镊子的形状因用途而异。用于集邮的镊子尖端必须扁平、圆滑、无锈,松紧程度也要适宜。过紧会使邮票留下夹痕,过松易使邮票脱落。 初次使用镊子最好找几枚废邮票反复练习几次,避免因使用不当使邮票受伤。保存时注意不要把尖端弄脏或挫伤,也不要用手指去摸,否则就失去了使用镊子的意义了。如果一时疏忽,把镊子弄脏了,要用布、纸或者挥发油擦拭一下再用。
放大镜: 邮票在印刷品中是最小的,单凭人们的肉眼,很多细微的地方难于辨认清楚。借助于放大镜可以明显地区别出邮票的印刷方法。当然,用它来观赏邮票的品相也很方便。 集邮用的放大镜一般为五到二十倍。使用时要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应避免阳光直射到邮票上。镜片要保持清洁避免磨损。放大镜用完及时收入套子或盒子里,脏了可以用擦拭眼镜的柔软软棉布擦净。
胶水纸: 把邮票安置到贴票册上的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胶水纸―种裁切得很整齐的一面带胶的小纸条。这是集邮家实践的产物。起初,他们是把邮票整个贴到邮册是,但很快就察觉了这个办法的弊病:邮票一量贴上就极难再揭取下来。想替换一枚邮票或挪动一下位置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有人发明了一种一面有胶有小薄纸条,被称为胶水纸。胶水纸一般都是成袋出售,买回来后要换到带盖的小塑料盒里,不要装太多,以免互相粘连。 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胶水纸出售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方法是这样的:用半透明的打字纸,再买瓶胶水,用一枝洗净的毛笔当胶水刷。先把打字纸订在厚纸板上,用胶水刷把调好的胶水均匀地抹在纸上,放置阴处晾干、压平,再用裁纸刀裁切成张1厘米、宽0.5厘米的小条,就可以使用了。
护邮袋: 胶水纸的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由于它既方便又便宜,世界大部分集邮家至今仍在使用。但是严格说起来,胶水纸也有它的缺点:不管贴时怎么注意,揭时如何经心,都不可避免地要在邮票背面留下贴过胶水纸有痕迹。贴用的次数多了,邮票背胶还会被胶水纸粘掉,影响邮票的品相。 护邮袋的出现,克服了这一缺陷。护邮袋品种规格不一,可以根据使用尺寸,把邮票取出来,再用切纸刀裁开,以免伤着邮票。 量齿尺: 通过检查齿孔,可以区分邮票品种,也能帮助推断发行年代和承印厂家。量齿尺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齿孔的尺子。各国发行的邮票,都有齿孔度数,所谓齿孔度数就是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孔。 制作量齿尺的材料有几种:硬纸板、金属板、还有塑料板。表示方法也不同,有用线条的,有用黑点的。它使用方法在第六章“邮票上的齿孔”一节已有说明。 其他用品: 上面介绍的是一些最常用的集邮用品。此外,还有集邮用品,这里顺便提一下。
衬纸: 是衬在邮票洋下面的一种较厚的黑色或其他深色纸。由于衬纸的衬托,可能使邮票更加醒目。使用衬纸与使用护邮袋一样,在邮票四周要留出1到期1.5毫米的余份。但衬纸露得也不能太多,不然会喧宾夺主,失去使用衬纸的意义。 护邮角: 类似相角,多用于在邮册上粘贴首日封、实寄封等。
护邮套:一种三面封死,一边开口的透明塑料套,用以保护贴片。护邮套通风不良。如果套内受潮,水份不易散发,会损坏邮票,所以平时不使用权用。只是在寄送贴片参加邮展时才把贴片套上这种护邮套。我国目前还很少使用。
上一篇:邮品辨伪的必备工具
下一篇:常见集邮工具
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