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评姜淼作品:黑白的场域,心灵的触屏

【中华收藏网讯】“黑”和“白”作为可视颜色的边界,具有天然的抽象性和高贵感。它的单纯、严峻,以及与精神世界无碍的沟通能力都是其它颜色无法比拟的。从2004年开始,姜淼的版画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视野,她以黑白为主,其作品独具魅力、渐渐地被我们所熟知。
作为女性艺术家,姜淼的创作与她的自然身份始终处于一种窥视和疏离的关系中,或许是源于天性,或许是当代女性的知性使然,她以这种自我疏离的姿态,通过陌生化的情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非同寻常的思考,作品的气质与象征主义接近。

姜淼无题,90x90cm,2003姜淼无题,90x90cm,2003
在许多作品中,姜淼的黑白世界都更象是屏幕,如同扫描线一样的白色线条贯穿上下、左右、搭建起一个空虚的舞台,各种幻象借白色线条的颤动和交错,有如呼吸般从黑暗中显现出来,那些投影、镜像以及类似于倒影的形象,以轻如薄纱的安静、神秘、超越了重力的法则,有时,又象喷泉溅落一样重新湮灭于黑暗之中。其实,许多形象的内涵是充满了危机的,在花草和枝蔓中,在相拥和舞蹈中,有邪恶在成长,也有原罪在涌动。悬吊于半空中的精灵和鬼魂,早熟的孩子和诡异的表情,都会将我们的情绪引向人类普遍的焦虑和担忧。尤其是那些来自于女性内心深处的惶惑,几乎贯穿于姜淼的全部创作。从她作品的世界中,不难发现深深困扰于织物中的充满疑惧的自我,同伴们之间深如鸿沟的相互猜忌,还有化身为动物的原始欲望与成长的迷茫之间相互的纠緾,以及女性对于孩子们的世界特殊而又复杂的牵连,那即是爱和允诺,似乎也包含了某种长久相伴的不安。这些细微的情愫,有时生长成一簇庞大而繁密的植物,有时又轻如翅羽,仿佛可以如抽丝一般,用一根白线从画面中抽走,留下无边的空茫。
在当代艳丽刺目的繁响中,姜淼的态度并不多见,她用黑白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关于生命的故事,其中,有设问,有谜语,有想象,也有比喻。那些富于象征意味的画面好象设置了许多的触点,通过视线把观者的内心和她的刻刀连接在一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