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68   版权与免责声明

艺术品这东西,看着是高端消费,其实门道大着呢——附加值高、文化味儿浓,对拉动经济特别有帮助。

首先,买艺术品能带动一串产业,比如文化创意、旅游这些,给经济增长添了新动力;其次,大家愿意花钱买艺术品,也说明消费在升级,从光买吃穿用,转向追求精神享受了,这给经济发展拓了更大的空间。总的来说,艺术品消费能推着文化创新、产业升级走,给中国经济转型撑住腰。


image.png


现在艺术品交易越来越火,国内不少银行也盯上这块儿,开始试水艺术品金融业务,琢磨出好几种“艺术+金融”的玩法,咱一个个说:

一、艺术品基金

早几年,国内就有近30家做艺术品基金的公司,发了70多只基金,加起来规模有64亿呢!

二、艺术品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之前就搞过国内第一只银行艺术品理财,叫“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钱主要投在当代艺术品和近现代书画上。

三、艺术品信托产品

建设银行也出过类似的,叫“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期限1年半,投钱的人能拿到7%的预期年收益,不算低了。


image.png


四、艺术品质押贷款

山东潍坊银行2009年就做过这个业务——你有银行认可的艺术品,就能拿来当抵押,符合条件就能拿到贷款,算是挺综合的金融服务。

除了这些,还有“艺术银行”这种模式。文化部的艺术银行已经收了2100件作品,主要靠租出去流通,让这些作品能摆在各种公共空间里。不过这艺术银行成立6年,好多人还是不了解。之前他们参加“2019台湾文博会”,放了3部微电影,还请艺术家做了3个演出作品,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这玩意儿是咋运作的。

还有北文中心,在相关单位指导下做艺术银行业务快两年了,给300多家企业和机构提供过艺术相关的服务。最近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还跟北文艺术银行合作,要推出针对个人客户的艺术品租赁服务,背后靠的是中信的“信约宝”保证金管理产品。

五、艺术银行火遍全球

其实早年间艺术金融还没起来的时候,有个叫瓦拉德的人,凭着好脑子成了20世纪最有名的艺术品经销商。现在大家钱越来越多,也愿意为精神消费买单,艺术品市场早就火遍全球,各国的艺术银行也跟着起来了。


 image.png


听说在加拿大,差不多25%的年轻人闲下来会去看艺术品,成年人也有17%。从1972年开始,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士、韩国还有咱们中国,都陆续成立了艺术银行。这么多年下来,现在世界上有名的艺术银行,都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从鉴定、收藏,到保存、信托,能管到“这辈子不够,还管下辈子”的程度。

比如摩根大通银行,是最早做当代艺术收藏的商业银行,现在手里有3万多件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构收藏者之一,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没人能比。

还有法国兴业银行,手里的藏品全是名家名作。2008年他们在国内注册成法人银行后,帮内地客户买过不少世界级艺术品,艺术投资差不多占了他们私人银行业务的5%。艺术圈里甚至有句话:“来法国看艺术品,除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中心,还得去法兴银行逛逛。”而且他们搞的“银行-顾客-顾问公司”三方制衡模式,也能切实保护客户的利益。

国内的银行里,民生银行在企业收藏这块最有代表性,也是首家发艺术品理财产品的银行,他们的民生美术馆,还是内地第一个有金融机构背景的公益性艺术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2009年就发了国内首个艺术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了“银行+信托公司”做艺术金融产品的头。而且建行还是“艺术北京”博览会的长期合作方,靠艺术给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image.png

除了这几家,招商银行、潍坊银行这些,也都陆续开始做艺术金融服务。这么看,国内的艺术银行发展十多年,业务越来越丰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老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楼市不温不火,股市也没啥起色,钱存银行还得担心通胀贬值。这种情况下,艺术品收藏就成了香饽饽——风险小、升值快,还特有格调,好多人把它当成继股市、楼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投资者都愿意往这儿扎。

现在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成交额,占全球市场的31%,咱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了。为啥大家对艺术品收藏需求这么大?还不是因为这是当下最火的投资领域!

说真的,懂艺术品收藏的人,以后大概率会更有钱,这个趋势怕是挡不住。艺术品消费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前景和潜力都大得很,能给经济转型实实在在的助力;同时,这也能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往上走,为咱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把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