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馆藏北宋陶瓷欣赏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盆底
【中华收藏网讯】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北宋,高12.7cm,口横21.7cm,口纵16.8cm;足横12cm,足纵8.4cm。
花盆整体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一足磕缺。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此花盆的釉层比其它官钧窑产品稍薄。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有刻划的数目字“七”。
南宋哥窑也烧造同样造型的花盆,或许是受到北宋钧窑器形的影响。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底部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足径2.9cm。
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
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具有随性率意的特征,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自然形成的效果一般。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底部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北宋,高2.8cm,口径18.1cm,足径10.5cm。
盘敞口,折沿,浅弧腹,圈足。足内满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不规则的紫红斑块,犹如蔚蓝天空上的几朵红霞,绚丽多彩。
此盘胎体厚重、坚硬,釉层肥厚莹润,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宋代钧瓷的主要特征之一。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底部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北宋,残高17.5cm,口径19.1cm,足径16.2cm。
花盆原呈渣斗形,上半部因残而磨口。现为直口,圆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刷酱色釉,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圈足及底部刻有数目字“二”,刻字笔画均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
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底部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1.5cm,口径23cm,足径13.5cm。
花盆呈渣斗形。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头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施灰紫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
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外底刻有数目字“二”,并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底部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
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钧窑天蓝釉碟
钧窑天蓝釉碟俯视
钧窑天蓝釉碟底部
钧窑天蓝釉碟,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对此件器物之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钧窑天蓝釉盘
钧窑天蓝釉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盘底部
钧窑天蓝釉盘,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