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三大原则”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观复博物馆理事沈知晏讲述了他眼中收藏应当遵守的“三大原则”:量力而行、不贪便宜、不断学习。这三大原则基本上囊括了藏家在收藏行为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的几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说非常全面了。笔者也顺着这三大原则说道说道。
比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收藏行为应该可以归属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需要是在低层次需要之后而出现的,让一个温饱尚未解决的人做收藏,无疑是痴人说梦。正因为如此,所以收藏行为的量力而行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因为收藏让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变得艰难,那收藏不仅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反而有了负作用。
同时,收藏行为是一个线性的而且走势平稳的投资行为,花大价钱收件艺术品过几日转手卖掉就赚得满钵的事情,大抵只存在都市传奇里。人们经常见到获价几亿元的拍卖品,殊不知那些作品已在藏家手里“静待花开”了多久。王世襄爱收藏,也曾倾其所有去收藏东西。他曾买了一对黄花梨大柜,结果这个大柜放在家里,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两口子只能很长一段时间就睡在柜子里。举这个例子自然不是鼓励大家这样,毕竟睡柜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量力收藏、谨慎出手的前提下,大多数人的收藏价格区间往往就有限了,在这有限的区间里,便宜成了影响许多人的重要因素。便宜占得到吗?不好说,毕竟人们都想好了词,占到了叫“捡漏”,没占到叫“交学费”。每个藏家都听过捡大漏的故事,甚至有的还发生在身边,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贪便宜去收藏。如今的市场下,价格还是具有决定性意义衡量标准的,一个本该值几十万元的东西几万元卖你,那是真品的概率估计与中彩票头奖差不多。所以,贪个便宜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一点都不“便宜”。
藏家行为中的“学习”行为,古往今来的每个大收藏家都是这样做的。沈知晏理事说,“收藏就是文化的积累”,笔者深表赞同。有所藏并且“知”所藏,才是收藏应有的姿态,“知”无尽而藏有涯,才是收藏应有的心态。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再进入收藏,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才能收获更高水平的藏品,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然,懵懂进入收藏圈,增加一些让人发笑的藏品,就太不应该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