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地区的南宋青白釉瓷执壶赏析

【中华收藏网讯】执壶,是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器身一般采用瓶的造型,瓶的左右两侧对称方式安装柄和流,以便执拿和倾倒液体。文献记载,根据执壶盛装液体的不同,其用途也有所不同,因而也有不同的叫法:用于饮酒的被称作注子、酒注;用于点茶的器物则被称为茶瓶、茶注、汤瓶、罂。青白釉瓷是烧制时控制胎体内的铁元素含量,而形成的一种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的瓷器,因其精品胎薄质白,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又有影青、隐青、映青、罩青之称。《天工开物》中称它为“素肌玉骨”,其创烧于北宋时期的景德镇,并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宋蒋祁《陶记》载:“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重庆地区出土的大量青白釉瓷,证实了这一文献的记载,也可见当时长江流域的人们对青白釉瓷的喜爱。
这件于1978年4月从忠县新立某农户家中收集的青白釉瓷执壶,为标准执壶样式,壶身由六条瓜棱组成,简单大方,素面无装饰,瓶身用压刻的线条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其虽烧制于南宋时期,却有别于南宋繁缛的装饰风格,反而偏向北宋简洁风格。此件执壶在忠州地区出现,说明在南宋时期,峡江地区与江南地区商贸往来频繁,且青白釉瓷的生活用品广受欢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