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经强: 徐悲鸿《双骏奔马图》赏析
【中华收藏网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是一个标志性的题材。画家融合中西画法、以泼墨写意画马,开创了中国画写意动物画的先河,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不衰。

徐悲鸿《双骏图》50X90CM
徐悲鸿力作《双骏图》中的双马从远处疾驰而来,它们昂首天外,奋蹄如飞,意气风发,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这种威武的战马形象实际上也是徐悲鸿自己的精神象征。只以寥寥数笔勾画出水边草地的场景,给人无限遐想。徐悲鸿从1930年代探索出大写意马的笔法,至1941年已是驾轻就熟,从作品右下题款“竹君贤兄哂存,卅十一年秋悲鸿”,信笔挥洒。对于他来说,笔墨已是次要的,他多在画中寄寓一种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他这个爱马之人多年对马的观察、写生,来源于对时局的关注,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来源于一种在苦难中顽强拼搏的力量,所以徐悲鸿晚期的奔马反映出来的精神内涵更多,可谓弥足珍贵。
此《双骏图》取徐悲鸿一贯的构图手法:四分之三侧面,因为这个角度最能够展现奔马的精神状态和体貌特征。与其它奔马作品不同的是,本幅双马在奔腾中似有交流,一方面是风驰电掣的速度,一方面甚至有些温情脉脉,仿佛预示着一种战争中的友情。此外,黑白双马的马前后腿几乎要腾空而起,该马奔腾显得更加神速。在画法上,画家先以富有变化的大块灰墨摆出马的形体,刚柔并济的寥寥数笔写出四肢的主要骨骼、肌肉,再运用浓墨点出头部五官特点,最后以硬笔焦墨扫出随风飘舞的鬃、尾,双骏即跃然纸上。整幅气魄雄浑,笔力豪壮,结构精准,神态生动,足见画家在素描和传统水墨方面的功夫,以及体察细微的能力,当为徐悲鸿的画马佳作,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
注: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20世纪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中国公费留学美术第一人,与刘海粟奠基并创始了中国美术界与学术界公认的“现代中国画流派”(简称“现代中国画派”,别称“相对画派”或“相对派”)。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当选为全国文联的全国委员、文联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者系中华收藏网总裁、高级艺术品评估师与鉴定师龚经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