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市场价值兼备 印谱收藏渐入佳境
【中华收藏网讯】印谱虽属于古籍善本部分,但其自身的艺术特色跨越了书、画、印,集鉴赏、临写于一体,是研究史学、文字学、篆刻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随着市场对印谱的重视,印谱的价格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古籍收藏中的一支新兴力量。
学术与市场价值兼备
印谱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它汇集了历代印章和篆刻家的篆刻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印谱可分为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不同种类。从收藏角度看,其中较珍贵的当数原印钤盖印谱,原因就在于其能较真实地保存原作的风貌和神韵,且存世量稀少,十分珍贵。摹刻印谱是后人对古印或知名篆刻家作品的仿制,摹刻者大多是当时比较有造诣的名家,这类印谱收藏价值也较高。影印印谱是把原印印拓,经照相制版钤印,或者是胶印珂罗版方法印制,其中优秀的作品可以和原印相差无几,但收藏价值低于前两类,精品同样难寻。
在今年的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中,上拍的印谱包括徐悲鸿的《自用印谱》原拓本一册和齐白石的《赠胡宝珠印谱》原拓本三册一函。齐白石印谱是原拓本,由齐白石本人亲手制作并题赠夫人。此外,印谱中多为齐白石为他人治印,如于右任、马廉等。而徐悲鸿的印谱,则是当年徐悲鸿在新加坡为抗战募捐时所作。其特别之处在于,由徐悲鸿亲笔写序,且每页都亲笔注明印文、金石名家的姓名。两份印谱都是十分稀有的研究资料。
与书画、瓷器等热门收藏品相比,印谱仍属于小众收藏门类。业内人士认为,就印谱收藏来看,如果单纯收藏印谱,其范围相对较窄;若将印谱与书画相联系,作为整体的收藏方向,则收藏范围、潜力都较大。他表示,印谱收藏不仅有经济价值,其学术价值更是不可小觑,“印谱除了可研究金石家本身的刻印水准,也可作为书画鉴定的参考、借鉴。印章本身的艺术风格能够为考证某些作品的真伪提供依据。”
价格上涨投资价值显现
2010年春拍,上海朵云轩推出了国内首个印谱专场,成交率达77%。其中,明代万历年间吴迥所辑《求定斋印章不分卷》,成交价高达起拍价的22倍;而民国年间方节庵所辑《古今名人印谱》此前在西泠印社拍卖时5万元起价就已流拍,在该场拍卖中却一举拍得30万元。而明末胡正言的《印史初集》,以15万元起拍,78.4万元落槌,此印谱堪称“海内孤本”,成为当时国内罕见的印谱拍卖高价。
2014年秋拍,嘉德举办了“印薮大观——金山铸斋藏中国集古及流派印谱”专场,汇集了日本已故藏家金山铸斋所藏的176部印谱,总成交额2275万元,成交率达100%。
在2016年春拍中,中国嘉德古籍部推出了两个专场“古籍善本”“笔墨文章”,拍品时间跨度历经唐宋元明清。其中,金山铸斋旧藏《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印谱的编纂采用了举类分列的编排方式,开集各家收藏古玺印于一谱的先例,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的巨著。围绕这部印谱,中国嘉德通过专家研讨会、讲座等多种方式加深业内及公众对其的关注及研究。最终这部印谱中的鸿篇巨制以690万元成交,该古籍善本专场的总成交额达2717万元。
中国嘉德古籍部高级业务经理宋皓说:“自从中国嘉德古籍部2014年秋首次推出‘印薮大观——金山铸斋收藏印谱专场’,并以100%成交之后,市场上印谱的价格确实有明显增长,尤其是罕见的印谱,涨幅更是惊人。”她表示,印谱拍卖一直是中国嘉德古籍部门中的传统项目,“今年秋拍,中国嘉德还会继续推出印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