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价格能以费时多少来定吗?
【中华收藏网讯】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到一幅画画得很工整细致,或构图很饱满,画了较多的东西,就认为这幅画不错;与之相反,如果看到一幅画是逸笔草草,或是构图简约,则认为是应付之作。究其原因,前者费工夫较多,后者费工夫较少。国画价格能以费时多少来定吗?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由此可见,李思训作画用了几个月的工夫,而吴道子则用了一天的时间,但两人的作品却都是佳品,不分伯仲。李思训的山水画后来被称为“密体”,吴道子的山水画后来被称为“疏体”,其作品风格不同,但在艺术上没有高低之分。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云:“画有法,画无定法;无难易,无多寡。嘉陵山水,李思训期月而成,吴道子一夕而就,同臻其妙,不以难易别也。李范笔墨稠密,王米笔墨疏落,各极其趣,不以多寡论也。”方薰以李思训与吴道子、范宽与米芾等作对比,说明了作品的质量与笔墨稠密、笔墨疏落没有因果关系,与费时多少也没有关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二十年最大感受:民间不缺真正的藏家,但缺少理性的藏家
- 富不过三代的终结者: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他的收藏是个传奇:用200元赚到几亿...
- 收藏界不断持续洗牌: 最后能留下的只有这些赢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2025艺术品收藏大动荡!这五大危机你扛得住吗?
- 当我们谈艺术品收藏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 画说收藏:书画才是收藏中的软黄金“理财选择”!
- 他们才是处在整个收藏界“金字塔”顶端的民间高手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收藏界开始明朗了,未来谁拥有最多的精品藏品,谁就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
- 古玩艺术品市场低迷:真正的收藏家却马不停蹄购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