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二学生办个人古币展 已收藏500多枚古钱币
【中华收藏网讯】5月9日,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12周年校庆日,大二学生张帅个人古钱币展在校史馆展出,参展钱币有200多枚,从秦半两到清代的方孔古钱,近代的机制银元、铜元,民国纸币……四川省古今钱币文化研究会会长熊建秋介绍,这是四川高校首次举行学生个人古钱币展。

10岁时,他就迷上古钱币
张帅,川大锦城学院金融系大二学生。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校史馆检查即将展出的藏品,“主要是清点现场藏品,确保展览顺利。”有人来参观时,张帅都会主动走上前介绍,“中国发行的第一种机制币是光绪通宝,用机器压铸成型的,”“这枚大清银币,是我所有藏品中最珍爱的……”
与古钱币的“邂逅”是10岁那年。“看到《小兵张嘎》中的歪嘴儿吹银元很有意思,我就去古玩店花了80块钱买了一枚大清银元,有事没事吹着玩。”

张帅笑称,这就是他的首件藏品。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张帅遇到了带他进入收藏界的启蒙老师,现四川省文物考古咨询师、自贡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杨源,“我当时在自贡开了一家古玩店,我看他对钱币挺感兴趣,就给他讲了一些钱币方面的知识。”

大二学生办个人古币展 已收藏500枚钱币
“我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全用在了古钱币收藏上,”12年来,张帅对古钱币收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如今的张帅,算得上是一名资深“泉友(古钱币又叫泉币,因此爱好、收藏者就叫做泉友)”,收藏的钱币多达500余枚,涵盖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古钱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和纪念币。其中,还包括清代从顺治年间开始的主要10帝在位期间古钱币。
在本次个人古钱币展上,张帅选取了200余枚外观保存完整或具有历史意义的钱币进行展出。
在展览上,有同学笑称张帅是“有钱人”。张帅坦言,其实,自己收藏品经济价值并不高,收藏古钱币除了其精美做工外,更多的促进了他对历史的了解。“我从小就很喜欢历史,10岁时就能完整地背诵出清朝的所有年号,”张帅坦言,研究历史也离不开研究钱币,“钱币能反应出一个朝代的经济和文化。”

个人古钱币展获支持,院长亲笔题词“古今之泉”
以前,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大力支持学生举办个人书画展、个人演唱会。张帅的个人古钱币展也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援助,而本次主题“古今之泉”4字,由川大锦城学院校长邹广严题词,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发挥自身长处,这也是川大锦城学院提出的“长板原理”教育思想。
何为“长板原理”?其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养合格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最长的那块“板”以此突出优势。也就是创造一个环境、创造一种氛围,让大家把特长发挥出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