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也有广告画
【中华收藏网讯】宋朝的山水花鸟画看得多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幅具有讽刺意味的”广告画“,类似今天的漫画小品。如果读懂这幅画你会感叹:宋朝人已经那么超前了!

(《眼药酸图页》 南宋 佚名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介绍这幅画之前,要来先说说“杂剧”——一种集合杂技、舞蹈、歌曲等形式的综合表演,在宋代非常流行。这幅《眼药酸图页》就是为了宣传一部名为《眼药酸》的杂剧画的广告画。
一部名为《眼药酸》的剧目演的是什么内容呢?原来,在杂剧中,“酸”一般指秀才士子,即咬文嚼字却不太懂世情的腐儒行径,由此推导,“眼药酸”指的是眼科儒医。
画中左方一个扮眼科医生,头戴皂色奇特高帽和橙色大袖宽袍,身上挂着一大串画有眼睛的药葫芦,斜背的药包上更是画着浓眉精眸的一只大眼,而他高冠前那颗绒球一样的大眼睛尤为奇特,帽子上也至少有三只眼睛。

眼科儒医一边展示着小药瓶,一边向买家眉飞色舞地介绍自己的眼药,一幅装腔作势、自作聪明的样子。
买药者则头上裹着头巾,两只手臂上有刺青,腰间插着一把扇子,扇子上以草书写了一个“诨”字,应是副末色。

从夸张的人物造型、眼神眉羽的刻画以及买药人身上的“诨”字,这幅画俨然比今天很多地铁、车站广告有意味。当中不仅介绍了剧中的主角、人物性格,也给观者留下了“悬念”,一个夸大其词的儒医和一个“诨人”会生出怎样的瓜葛呢?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