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剔红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明曹昭《格古要论·古漆器论·剔红》:“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似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剔剑环香草者尤佳。”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品。元代张成、杨茂为剔红名家。《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张成剔红作品以髹漆肥厚,雕刻精细,磨工圆润而著称,其内容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花卉等。张成的剔红作品留传不多,弥足珍贵。剔红在北京通称雕漆(含义比剔红更广,剔黄、剔黑、剔彩等也都包括在内),在漆器胎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纹的做法。从剔红花纹刀口的断面,有时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数。明清时期,剔红漆有较少的,有时施漆多到五、六、十道乃至百道以上的。另一方面每道漆层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而古代剔红器物,厚薄很不一致。明代雕漆,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花纹尚肥腴饱满,漆层薄了是刻不出来的。漆层厚,费工又费料,速成的制品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到清代工艺技术更趋完善。
    上一篇:重色雕漆
    下一篇:描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