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笔
湿笔与“干笔”对称。属中国画技法名。指笔含较多水份。湿笔作画,兴于唐代张璪。
目 录1记载
2画作
3与干笔的区别
4代表
1记载《砚边随想》——董其昌,用湿笔,既润且挺拔。
“湿笔”为清初扬州八怪始大用。
古诗云:“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杜甫亦有“元气淋漓章犹湿”之句。言水墨山水进入“水晕墨章”之妙境。项容笔法枯硬而少温润,被讥为“顽涩”。
五代荆浩自称:“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所谓“轻”,就是用水份充沛的湿笔。
北宋郭熙说:“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也主张画中须有湿笔。
明代王行题画诗云:“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继者唯巨然,笔从墨间出。”
清代张庚晚年始悟其意。他说:“湿笔难工,干笔易好。”论及董源藏骨于肉,巨然肉透于骨。后者以“骨易见笔,肉难征墨”。一时争趋干笔,反以湿笔为俗工而弃之。
秦祖永所论最为突出:“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便不能著力矣!去湿之法,莫如用干。”
但现代黄宾虹说:“有干才有湿,有湿才知有干。”干湿互用,方能谓之“水晕墨章”。
2画作金鱼:画家各有不同的画法,多用湿笔,可用墨或颜色描绘出金鱼向各
《砚边随想》——董其昌,湿笔
方游走的形态。海豚:描绘海豚在水中跳出水面及跃起的动态,用线出外形,用湿笔画身体。
虾:画虾的伸展及屈曲动态,用乾笔画虾须与爪,虾身用湿笔,一笔有深浅色,可参考齐白石的画虾法。
蟹:描写其横行之姿态。画背部及腹部两种形状时可多用湿笔,亦可参考齐白石之画法。
3与干笔的区别湿笔和干笔(“渴笔”)效果不同,湿笔为浓墨,干笔为焦墨,同样是淡墨,湿笔和干笔也会出不同的趣味。墨的浓淡变化关键在于用水。只有熟练掌握不同程度水分在生宣纸上的渗化效果,才谈得上用水墨塑造人物或景的形象。
湿笔:对于下笔的时间和沾墨的比例把握有着极高的要求,难易也在此。干笔画法对画作后期的处理和修改有一定的可把控性,而湿笔在写意中则多是一气呵成,在工笔画中除了枝叶和花瓣是有逐层次的推进上色外也多是一次成型。
各代大家对于湿笔(湿画法)的运用各有千秋,可翻阅各代大师对于荷花的画法,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干湿画法的差异和韵妙结合的所在。仔细对比枯荷(干笔画法)和夏盛荷。
4代表在徐悲鸿的一幅《愚公移山》图中,毛笔着墨皴擦有干笔也有湿笔,一般说来,大片墨笔用湿笔,细微处多用于干笔。
目 录1记载
2画作
3与干笔的区别
4代表
1记载《砚边随想》——董其昌,用湿笔,既润且挺拔。
“湿笔”为清初扬州八怪始大用。
古诗云:“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杜甫亦有“元气淋漓章犹湿”之句。言水墨山水进入“水晕墨章”之妙境。项容笔法枯硬而少温润,被讥为“顽涩”。
五代荆浩自称:“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所谓“轻”,就是用水份充沛的湿笔。
北宋郭熙说:“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也主张画中须有湿笔。
明代王行题画诗云:“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继者唯巨然,笔从墨间出。”
清代张庚晚年始悟其意。他说:“湿笔难工,干笔易好。”论及董源藏骨于肉,巨然肉透于骨。后者以“骨易见笔,肉难征墨”。一时争趋干笔,反以湿笔为俗工而弃之。
秦祖永所论最为突出:“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便不能著力矣!去湿之法,莫如用干。”
但现代黄宾虹说:“有干才有湿,有湿才知有干。”干湿互用,方能谓之“水晕墨章”。
2画作金鱼:画家各有不同的画法,多用湿笔,可用墨或颜色描绘出金鱼向各
《砚边随想》——董其昌,湿笔
方游走的形态。海豚:描绘海豚在水中跳出水面及跃起的动态,用线出外形,用湿笔画身体。
虾:画虾的伸展及屈曲动态,用乾笔画虾须与爪,虾身用湿笔,一笔有深浅色,可参考齐白石的画虾法。
蟹:描写其横行之姿态。画背部及腹部两种形状时可多用湿笔,亦可参考齐白石之画法。
3与干笔的区别湿笔和干笔(“渴笔”)效果不同,湿笔为浓墨,干笔为焦墨,同样是淡墨,湿笔和干笔也会出不同的趣味。墨的浓淡变化关键在于用水。只有熟练掌握不同程度水分在生宣纸上的渗化效果,才谈得上用水墨塑造人物或景的形象。
湿笔:对于下笔的时间和沾墨的比例把握有着极高的要求,难易也在此。干笔画法对画作后期的处理和修改有一定的可把控性,而湿笔在写意中则多是一气呵成,在工笔画中除了枝叶和花瓣是有逐层次的推进上色外也多是一次成型。
各代大家对于湿笔(湿画法)的运用各有千秋,可翻阅各代大师对于荷花的画法,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干湿画法的差异和韵妙结合的所在。仔细对比枯荷(干笔画法)和夏盛荷。
4代表在徐悲鸿的一幅《愚公移山》图中,毛笔着墨皴擦有干笔也有湿笔,一般说来,大片墨笔用湿笔,细微处多用于干笔。
上一篇:干笔
下一篇:连史纸
推荐图文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