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多样的历代文房用具水盂
图1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2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3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4 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
图5 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
图6 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
【中华收藏网讯】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水盂、印章、印盒、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水盂,是一种敛口的小型容器,为盛水磨墨用的盛水器。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最早出现于秦汉,定型于六朝。六朝水盂种类较多,有圆形扁腹、蛙形、兔形、鳖形等。如镇江博物馆藏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图1),是于2008年市禹山北路和融优山美地三国吴墓出土。通高6、口径1.8、底径5厘米。器呈鳖形,鳖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鳖背(图2)上设管状注水口,鳖腹平坦,平底(图3)。鳖背刻划水波纹装饰。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唐宋水盂的形制承袭前朝,无大变化,一般为小口,圆鼓腹,假圈足。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1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图4),高3.8、口径3.2、底径3.3厘米。敛口,鼓腹,假圈足。肩部施蓝褐彩条纹,胎灰白色,较紧密,施釉不到底,釉层光亮。
明清水盂品种多样,康熙时期创烧一种形似马蹄式的水盂,如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图5),高7.5、口径4、足径4.8厘米。敛口,圆唇,削肩宽腹,内挖浅圈足,足内“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因形似马蹄,故称马蹄式水盂。全器刻划云纹,祥去飘绕。器型简朴,釉色淡雅,纹饰疏朗而飘逸。冬青釉又称东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青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图6),高4.8、口径3、底径6厘米。敛口,束腰,腹下垂,平底。外腹绘梵红草叶纹,彩色淡雅,纹饰纤细柔和。底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器形小巧,精致可爱。
历代水盂造型小巧、精致可爱,摆在书桌上,不仅是实用器,而且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二十年最大感受:民间不缺真正的藏家,但缺少理性的藏家
- 富不过三代的终结者: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他的收藏是个传奇:用200元赚到几亿...
- 收藏界不断持续洗牌: 最后能留下的只有这些赢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2025艺术品收藏大动荡!这五大危机你扛得住吗?
- 当我们谈艺术品收藏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 画说收藏:书画才是收藏中的软黄金“理财选择”!
- 他们才是处在整个收藏界“金字塔”顶端的民间高手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收藏界开始明朗了,未来谁拥有最多的精品藏品,谁就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
- 古玩艺术品市场低迷:真正的收藏家却马不停蹄购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