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我的摇铃尊灵感来自四羊方尊
【中华收藏网讯】我们现在一般把尊叫做“樽”,“樽”就是酒杯的意思,这个大家都知道,只不过在古代,尊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酒器,像著名的“四羊方尊”,高近60厘米。
商晚期青铜祭祀礼器四羊方尊高58.3cm重34.5公斤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同于青铜尊的典雅、大气,古瓷尊中还有一类小巧、优美的器型,这种器型微撇小口,颈部细长,腹呈弧形或筒式,浅圈足,平底,整个器型线条力度感非常强烈。因为这种器型的形状近似手执的小铃铛,所以名叫“摇铃尊”。
清康熙青花团花纹摇铃尊高24.cm口径3.4cm足径7.5cm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腹中部装饰四个青花团花纹,近足处以青花料描绘锯齿状纹饰。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康熙初期以刑部主事充内廷供奉的书画家刘源,曾管理瓷器的设计工作,集历代瓷器造型之大成,独创新意。《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载:“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磁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务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及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此种新颖的摇铃尊的造型和图案极有可能是刘源设计的。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高22.7cm成交价:4,600,000 RMB
瓶胎质白晰无瑕,釉汁温润如玉,腹部以釉里红绘漩涡状团花四朵,胫部绘三角蝉纹,其间暗含青花弦纹一道,整器纹饰古朴瑰丽,应取材于上古青铜器。整器釉里红发色纯正鲜艳,青花弦纹若隐若现。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字体端正隽秀。康熙御瓷亦为设计美学之优秀代表,无论豇豆红“八大码”、十二花神杯,还是各色带托茶酒具,均简洁优雅,予人无上美感。此尊亦为佳例,细观之,其细而长的颈部拉长整个造型,挺拔端庄之感跃然而出,却并不通直,上下略微的外撇使纤细中又添一份婉约。丰硕的腹部立定重心,使整器沉稳有加,却又凹凸有致,使得肩部以下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尤其胫部,若美人裙角般微微外展,好似做了一个优雅的收尾。既端庄大方,又温婉柔媚,只造型就叫人流连忘返。
康熙首创器型
其实我国历朝历代,都有尊的影子,只是伴随着青铜礼器的没落,尊的使用没有商周时期频繁而已,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
摇铃尊是康熙时期,景德镇模仿藏传佛教法器长柄铜铃而创新的样式,它的用途多为皇室对藏传佛教寺庙及高僧的赏赐。这种小巧优美的器型一经烧造成功便开始流行,与此同时,摇铃尊上还出现了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粉彩、斗彩、五彩等多种工艺品种,成为当时官窑瓷器里的珍稀之品。
康熙之后,雍正、乾隆、嘉庆朝也多有青花釉里红等的摇铃尊烧造,可在各方面已经不能和康熙间的名品相媲美了,现存的精品摇铃尊多出自清康熙时期。
清康熙青花夔凤纹摇铃尊《大清康熙年制》款尺寸:24cm成交价:3,220,000 HKD
摇铃尊的典雅别致
从现存的一些清代摇铃尊来看,许多摇铃尊都是大片留白,在底部或者瓶身、瓶口处小范围用釉色点缀,再加上摇铃尊本身的线条美感,真可谓是美不胜收,韵味无穷。
摇铃尊的这种美,非常有古意神韵,它的线条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是既柔美又刚健,加上精品摇铃尊的胎体很薄,胎质细密坚硬,洁白若初雪,所以不论是在上面上各种色釉,高温固彩,还是任其形成天然造化,呈现自然窑变的流丽色彩,抑或是用珐琅银料等材料妙手绘纹,都可显出别致的美来。
清雍正/乾隆珐琅彩宋人诗意图摇铃尊(双陆尊)高18cm成交价:17,250,000 RMB
此瓶瓶腹外壁以珐琅彩描绘山石嶙峋,古木参天,傲然挺拔,山花绽放,其间云雾缭绕,老者策杖站于松下,回首遥望,两三童子跟随其后,其乐融融。背面墨彩书:“山僻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过,三两孙随白发翁”,后随“竹里”朱印,与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清乾隆御题诗西湖图摇铃尊相同款印。全器造型端庄规整,线条流畅,笔触细腻,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画意高雅,犹如白纸作画,细腻的表现出了诗中场景及作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有南宋青绿山水的遗风和超凡脱俗的灵秀气味。
摇铃尊粗看其实和梅瓶有点相像,瓶颈向上延伸,由粗渐细,然后稍稍展开,轮廓之变自然流畅、舒展优美,令人观之回味悠长。而且摇铃尊不同于中大型的酒器,虽然也称为“尊”但其大小基本都是二三十厘米,这种小巧器型所具有的隽秀、典雅美感,让其在瓷器界占有一席之地。
康熙官窑珍贵品种
康熙摇铃尊的造型,无论是青花、釉里红还是其他色釉,由于其口部微撇,颈部细长,肩部丰满,线条力度感强,所以在古代柴窑烧制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摇铃尊烧制成功的几率不高,也由此,摇铃尊成了康熙年间的珍贵官窑品种。
清康熙青花夔凤纹摇铃尊高18.7cm,口径4.2cm,足径10.1cm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瓶直口,卷唇,长直颈,斜肩,长直腹,平底,卧足。器青花装饰两组夔凤纹,高冠尖喙,喙衔一环,长目曲颈,双翅展开,身上的羽毛曲卷如云。外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康熙官窑以工精质美而取胜,康熙五十四年,江西按察使刘廷玑《在园杂志》记:“至国朝御窑一出,超越前代,其款式规模,造作精巧。”
由于清三代代表了清朝统治的鼎盛,也由于三位统治者的个人喜好,所以清三代制瓷的工艺水平很高,清三代瓷器也是近年来藏家热捧的主要对象。
在许多瓷器的烧造上,工匠们也往往是秉承上意,用工笔手法绘出象征帝王、后妃至尊至贵的夔凤纹,这一点,在摇铃尊上也有体现,再加上摇铃尊存世量稀少,品种独特、器型罕见等,更使其备受关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