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技术太高明 真假珍珠难辨别
【中华收藏网】过去,说到“假珍珠”,消费者想到的往往是冒充海水珠的淡水珠,即用人工圈养的贝壳培育出来的淡水珍珠。尽管淡水珠也有价格昂贵的极品,海水珠也有“品相”差的,但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海水珠总比淡水珠要珍贵。
当珍珠不再“真” 揭秘假珍珠“练成”之路
然而,随着合成材料的发展,如今的假珍珠,“海水”或“淡水”都不需要了。
近日有报道称,有消费者买到了各种材料制成的假珍珠,因为很难分辨,花了不菲的价钱,买到的却是一串串的玻璃和塑料珠子。
浙江义乌某仿真饰品工厂经理徐女士告诉记者,很多服装商都会订购他们生产的假珍珠,因为懂行的人从外观就能分辨,他们也绝对不会告诉客户这是真正的珍珠。
徐女士说,他们生产的仿珍珠一般是用塑料和玻璃制成的。塑料仿珍珠就是在乳白色塑料上涂一层“珍珠精液”。乍一看,和珍珠非常相似,仔细看就会发现,色泽沉闷,大小一样。手感轻,而且有温感,不凉。用针一挑,涂层就会脱落,可以看见里面的塑料。
而玻璃制成的仿珍珠,又分为“空心注蜡”和“实心玻璃”仿珍珠。跟塑料仿珍珠的区别就是把乳白色的玻璃浸泡在“珍珠精液”中制成,也可以通过简单目测分辨。
而淘宝一家销售仿珍珠的店主则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仿珍珠是用贝壳磨出来的球。加工程序也很简单:抛光、酸洗和涂覆“珍珠精液”。
据介绍,贝壳仿珍珠与“真珠”在外观和密度上极为相似,但在强光照射下,“贝壳珠”有明显的平行条带,表面缺少珍珠表面所具有的层状生长结构,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另外,该店铺还销售一种“覆膜珍珠”,就是在圆形的珠子表面覆上一层染黑的聚合物膜或其他颜色的膜。
四招辨真假
北京从事宝石研究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珍珠是名副其实的“有机宝石”。不过,目前市场上珍珠品种繁多,鱼龙混杂,因此,有些投资者一见到颗粒特大的珍珠就认为是假的。事实并非如此。
据陈先生介绍,珍贵的养殖珍珠南洋珍珠,其颗粒就很大,在国外极受欢迎,近几年才被引入中国市场。
陈先生说,有四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鉴别真假珍珠。
一是观察珍珠表面特征。几乎所有瑕疵都多少会有瑕疵,“零瑕疵”的珍珠几乎没有,因此,看到特别完美的珍珠,就应该打个问号。
第二,如果珍珠掉在地上,其弹起的高度与掉落的高度相差10厘米以下,则可以确定其为珠层较厚的“真珠”。
第三,用小刀在珍珠有瑕疵的地方轻刮几下,如果刮后的珠层和外表相同,则为真品。
第四,对于价格不是很高的珍珠,可以将两颗珠子相互对磨,如果有珍珠粉产生,并且磨后无痕迹,便是真珍珠。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