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笔的收藏与保存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勉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鳞角。
中国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实物中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在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中,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笔。随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了战国笔,其他很多地方也分别出土了我国早期不同时候的笔,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汉代以后,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对笔的要求也更高了。唐代时,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宣州所制之笔称“宣笔”,并成为每年向皇帝进献的贡品之一。宣笔以兔毫为主,笔头多短而硬。宋代时,安徽宣州的诸葛高,诸葛元,诸葛渐以及歙州的吕道人、黔州的吕大渊等人发扬光大了制笔技术。元代时,大量笔工南流,制笔业中心从宣州移到浙江吴兴,昔日宣笔的喧赫地位逐渐被浙江湖州、嘉兴一带所制的“湖笔”取代。湖笔以山羊毛,黄鼠狼毛为原料,称为“羊毫”与“狼毫”。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制作精致华丽自不待言,就连民间使用的毛笔,也十分注重装饰和美观。当时用作笔管的质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珐琅等,在笔管的装饰上,也尽一切修饰之能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
中国的笔、墨、纸、砚被称誉为“文房四宝”。此外,它们还被古代文人风趣地赋予拟人的姓名和爵位。庸代韩愈在《毛颖传》中称毛笔为“毛颖”,拜指出其籍贾是中山(今安徽宣城、泽县一带),又借帝王之口封之为"中山君",封于“管城”,号"管城子"。《毛颖传》还戏称墨为“绎人陈玄”,纸为“会裙先生”,砚为“弘农陶泓”。宣笔之一的“诸葛笔”,乃唐、宋时期诸葛家族所制,因制作精良而闻名天下,被人们称为"诸葛笔"。与韩愈同代及具后世文人也分别为文房四宝作传,取名号。他们因唐时易水一带盛产名墨,便为墨取姓“易”;墨以乌而亮为上品,故名“玄光”,字“处晦”;松烟为制墨原料,所以也称"松滋侯"。褚树皮能够用以造纸。砚则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号 “石友”,封“即墨侯”。至此,毛笔的地位则一跃晋升为 "管城侯"了。
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 “健”。“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毫毛铺震后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申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 “健”是指笔头劲健有力,弹性适度,提,按、转折自出运行。收藏古笔,除了要了解古笔本身的特性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收集名匠作品。历史上制笔名匠很多,各个朝代都有,并有人专门采集。由于难以长期完好保存,故延留至今的大都不完整。现在的收藏品多为近代名家所作,如晚清,民国作品。
二、收集毛笔的品种。这样收集,不论古今,不计名笔与舌,只求品种齐全。如按笔毫品种收集,按笔杆的材质收集,按不同用递收集等。
三、收集流派作品。根据收藏者所处的不同区域或收藏者的喜好,有的人专门收集湖笔,有的人则专门收藏湘笔。既然收藏了毛笔,就要妥善保存才是,使它们不易损坏。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