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釉下彩

一、简介:
  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 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二、历史: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出现在唐代。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其后陕西黄堡耀州窑,浙江慈溪越窑等瓷窑亦纷纷效仿,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屡屡创出惊世之作。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
  目前,陶瓷考古界普遍认为青花瓷出现于宋代,也有学者认为还应更早,至少应上溯到晚唐。1983年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一批据认为是唐青花的标本,可惜实物太少,且缺乏完整器物。但宋代烧制釉下青花瓷已无任何困难。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 馆藏的釉下彩瓷的专著:
  《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釉下彩瓷专著的出版发行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 国 美 术 馆 存 览
  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号馆藏
  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釉下彩专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专家评委、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易武先生所著的《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该专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艺术性,是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的专著,也是目前国内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彩版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专著。该专著的出版发行为中国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是醴陵唯一荣获“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号永久馆藏的醴陵釉下彩瓷的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易武的富有地域特色原创专著《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等重要资料,批准醴陵市政府获醴陵瓷器国家地理标志所有权,易武陶瓷艺术馆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醴陵瓷器使用权。
  《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在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新华书店经销。被中国美术馆存览、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号永久馆藏、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馆藏、作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
  作者采用光绪年间醴陵釉下五彩最传统的手法创作,制作难度极大:是直接在生泥坯上作画,高温一次烧成,这对画师技艺和烧成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极少人才能以此方进行法创作、烧造。作品再现清朝时期早期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风韵,效果极好,非常珍贵。
  作者的陶瓷艺术创作顾及了整个造型设计、纹饰设计、坯体成型、纹饰彩绘、高温烧成。最可贵的是:以上工艺全部是作者单独一手完。是倾注创作者全部的情感,是和谐的乐章。陶瓷艺术是一种综合的造型立体的艺术,讲究造型、纹样、色彩、肌理的多元性的艺术。
  作者在艺术陶瓷展评中,目前获奖19次,载入大型艺术类画册36次,参加专业性国家级陶艺展览及个人展25次。其作品多次参加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非陶艺展出。作品造型雄健,釉色古朴,呈现出古香古色的艺术效果,深受海内外人士、鉴赏家、收藏家喜爱,并被收藏。
  作者采用最传统技法及多种手法创作的醴陵釉下彩艺术瓷作品,造型雄健、古朴、沉稳,釉色厚重、透亮、温润,具有柔和“奶油白”和“糯米白”之釉色。高温釉下彩窑变瓷、跳刀艺术瓷,纹样、色彩变幻莫测,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当代醴陵釉下彩瓷器名家易武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专家评委、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的《易武陶瓷艺术作品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同时被中国美术馆存览;釉下彩瓷作品《荷韵》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馆藏;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台湾佛光山享誉国际的星云大师珍藏了《荷韵》、《荷趣》二件艺术瓷作品,永久馆藏在台湾佛光缘美术馆,这对促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易武从事醴陵釉下彩瓷器研究、设计工作二十年,擅长多种釉下五彩技法.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审美和艺术价值,在国家级艺术展评中,获奖19次,载入大型艺术类画册36次,参加艺术类大展25次。易武的醴陵釉下彩瓷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作品多次参加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非陶艺展出。其作品造型雄健、釉色古朴,呈现出古香古色的醴陵釉下彩瓷器艺术效果,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国家级美术馆、国家级图书馆等珍藏。
    下一篇:釉上彩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