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挖掘真金白银背后的价值

  在“真金白银”领域,金银锭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据了解,中国嘉德将在本年度秋拍钱币部分首次为藏家开辟金银锭专题拍卖,专场中推出各时代、各地区的金银铤、金银锭近500项,从一两至50两,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用途广泛,可见金银锭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收藏新宠。


金银锭不仅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宝库。黄金自东汉以来已少见流通,逐渐丧失了货币性质,而白银的地位则日益提升。宋代以来,银两虽已是政府财政收支最重要的货币单位,但政府对银锭的铸造却不加干预,任凭民间自行铸造。至清代,银锭在各地区、各行业均有其行用的平色标准,为相互流通造成了很大障碍。这一落后而缺乏效率的使用状况,注定了银锭被淘汰的命运。


据考古资料记载,我国用银铸币的历史可推至春秋中叶,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统一币制,中断了我国银铸币史的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时期,用银量大大增加,其在一定范围内被用作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南北朝的部分地区以金银钱或金银块为货币,并一直沿袭到隋唐,这种流通的银块在隋唐被称为“银铤”或“银饼”。入唐后,因铜钱短缺,民间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成为比较流行的现象,政府的财政开支也开始用白银支付。唐代白银的计量以两为单位,还把白银铸成钱,银两的货币地位日益巩固。在宋代、金代,人们仍旧称之为银铤,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使用得更加频繁,在民间生活、经商中的使用更加普及。元代时,曾铸造五十两银锭,背面凿以“元宝”二字,由此产生了“元宝”称谓。明代初期,一方面,出于推行纸币制度的需要,政府对白银的使用屡行禁令;另一方面,明初统治者也大量用银。至明末清初,白银一直伴随着铜币流通使用。另外,白银在清代还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国际货币职能。但从清中期以后,在中国长期使用的银两货币制度开始逐渐走向末路。随着民国时期废两改元制度的实行,银锭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金银锭逐渐引起广大收藏家所青睐,尤其是近五六年,更登上了拍卖市场的舞台。基于金银锭的不可再生性和数量稀少等特点,拍卖市场呈现出猛烈的上涨趋势,价格随之上扬了5倍以上。何况好品相的锭十分难找。此外,一个沉甸甸的10两银锭也不过几万元,性价比最为合适。有关专家提醒说,买金银锭收藏品毕竟不是买实物金银,应多从文化内涵、经济税收史料等角度来挖掘其价值,而不要盲目下手。据了解,此次中国嘉德推出的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50两银锭、明代内承运库花银25两银锭、金代明昌三年盐税50两银铤都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财政、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颇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