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印材涨幅好于寿山石雕


杨玉璇制寿山田黄石 雕罗汉像




唐英寿山石雕拍品




寿山巧色荔枝蟠虎钮



林发述作品“买鱼放生”寿山巧色善伯洞




寿山五彩芙蓉石荷花薄意对章



一件唐英像寿山石雕近日以200万美元成交于国外偏僻小拍,再次爆出冷门。据了解,这件石雕能拍出高价,理由是由唐英本人“监制”,但不少专业人士却纷纷在微博上质疑这件高价拍品的真假。


  “唐英像”真假引热议


  “昨国外偏僻小拍,下图落款为唐英的石雕人物山子,又意外天价(200万美元),又是中国买家,老外又是全家喜极而泣,可微博上众网友及古董业内大V却纷纷吐槽,道理很简单,石雕上錾刻文字与故宫藏瓷唐英笔筒相比,只能说现藏家行行好,真别把唐英震醒啊!”唐英像寿山石雕成交后,某行家在微博上的评论引起热烈的回应。例如,@jinshajiang88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天然石头都有待怀疑。”@金属之心更为直接:“字刻的垃圾,石料可能是青田石里的垃圾料、雕工垃圾、创意垃圾。”


  “200万美元太贵了。”行家古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在拍卖前,身在外国的友人就已经把拍品图片发给他了,“实话说当时我就认为东西不对。因为传统的雍正、乾隆时期的石雕、印章都比这个要好得多。唐英本身是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人,如果是同时代做他的石雕像,肯定要比我们所见的这个水平更高。”


  他分析:“人像可能确实是唐英,上面的诗文也作了佐证,但是如果仔细读这些文字可发现,无论是措词还是书法,都跟唐英相差甚远。所以从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来说,它不值这个价格。”他透露,之前也有唐英像在市场上出现,其中包括石雕和木雕,但价格多为10万~20万元。


  “这件东西应该不是唐英本人为自己做的,因为古代并没有为自己做雕像的惯例。”石雕收藏者刘先生称,最早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人物像,但大多是埋葬品,古代的人物题材基本是吉祥的,如罗汉、观音等,而名人雕像留下来的比较少:“现在留存的名人雕像,大多是后人为了纪念而造的,如孔子、屈原、王羲之、苏东坡等的雕像,大部分是在清末才刻来作为纪念的。”


  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称为“唐窑”。


  行家说法


  石头和雕工都要好


  “唐英像”如此受关注,与寿山石雕人物近几年行情上涨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寿山石与篆刻行家、西泠印社社员梁章凯发现,寿山石雕人物的涨价幅度却不如印材。


  据了解,二三十年前,市场对石材的认识还不高,很多人随意选择石材进行篆刻和雕刻。但现在的收藏者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原材料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雕刻自己满意的题材和作品。


  “如果可用于印材的话,决不雕刻圆雕。圆雕、薄意雕多多少少都因为石材有某些问题。而可以制成印章的石料,肯定不能有坏和裂的部分。”他透露,有的收藏者买到材质好、雕工差的雕件后,会考虑如何切出部分作为印章,剩余的再重新雕刻。对于印石收藏,他强调还是要坚持两点,一是石头的质量要好,二是雕工要好,“两者兼具才有收藏前途。”


  不少适合大众的题材,可以作为家居摆设鉴赏,有的收藏者收藏某个工艺师的作品,既有收藏价值,又可欣赏其雕刻工艺。而印章涉及更多专业的鉴赏要求,相对更为小众。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