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胎素描慢拂弦:浅析元青花的价值
“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梦千年。可参造化天地妙,无极由来太极添。太极添,业火凝练,玲珑惊艳。”这是后人对元青花的赞美之词,青花斗艳,最美不过青花瓷了,元青花即素雅与艳丽于一身,是元代以来追求的珍品。元青花的富丽雄浑、画风豪放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的日臻成熟,故称之为“元青花”,其瓷白中泛青、花青翠欲滴、典雅素净,是“人间瑰宝”。近日,江西高安市文物局局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刘金成馆长接受了中国文物网记者的专访,向记者讲述了元青花的价值。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人墨客赋予元青花的文化价值
元青花,其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宛如一幅雄奇瑰丽的水墨画,犹如意境深远的人生写意,浓淡相宜,从而“惊艳”了中国古时的文人墨客。
在古时,文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常常借物来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抱负,文人们赋予元青花一系列的“隐喻”之意。如文人读书时希望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优秀的学者;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之路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也渴望并且想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的寓意伴随着文人墨客的一生的期望。
文人墨客赋予元青花特殊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为之书写芳华,丹青妙手为之留下光彩,元青花瓷器就成为文人墨客的曲折表达理想抱负的器物。
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的产物——元青花的历史价值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其后逐渐统一全国并打到中欧,使元代的版图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超大版图,其中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异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欧洲文化与华夏文化、草原文化之间开始互动互制、互启互渗。
元青花出现以前,蓝色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这取决于我们农耕民族的色尚,我们崇尚红色和黄色,红色是生命,黄色是根本。蓝色,尤其是青花之蓝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审美中过去从未占有一席之地。而到元代,整个国家尚白尚蓝,以蓝、白为吉,这为元青花的生长、成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为迎合中东、欧洲的外销需要,元青花瓷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异域相。 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传统文化共同促进了元青花的发展、成熟,元青花正是这一历史时期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的结晶,这也是元青花的历史价值。
青花瓷
开创了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元青花的艺术价值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特别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以手绘介入的记录。自从有了元青花,瓷坯器型的主体地位与重要性退居其次,而器上绘制则成了主要价值的体现。
元青花,开始了中国传统的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后的彩瓷时期基本上都沿循这一规律与价值取向。使明清的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瓷的出现、繁荣成为现实,为中国陶瓷釉色增添了多种美景,也完善了瓷以记事的功能。
在清末民国时期在景德镇有名的“珠山八友”,就是因为他们在瓷器上画画儿崭露头角的,这样对手绘的重视超过对瓷器造型、工艺水平的倾向,正是从元代青花瓷的发明开始的。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以元青花命名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元青花藏量为19件,位居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三,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元代青花瓷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实物。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