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 2001年作 泉·范宽VS杜尚 图片
展品名: | 张卫 2001年作 泉·范宽VS杜尚 图片 |
尺寸: | 220×70厘米 |
起拍价: | 60,000-80,000元 |
成交价: | 66,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1-21 00:00:00 |
备注: | 签名(背面):《范宽VS杜尚·泉》4/10 2006 Zhang Wei 宋代画家范宽,其浓厚的山水以酷似形象代表的身份在世纪之交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千年人物。展览会上张卫把他的《溪山行旅图》做成高10米宽3米的巨大画幅,抬眼望去山势逼人,飞流直下,顺着飞瀑看到山脚下,杜尚的小便池乖巧地等在下边。 张卫的VS系列虽然是单纯的对比,因为他所取的形象经典,文化身份明确,两种文本各自延伸,各自的故事本无联,在“VS”之中,以喜剧的随意虚拟把无关的双方放在一个虚拟的形式中,冲突变成表面的,宽容的趣味让两种故事互相发现,互为表里,互为阴阳,物我共融。是后现代艺术潮流中那种依赖于别的作品而存在的拼合,然而他在其中强调了对比的意图,经过对比的处理,使原来人人眼熟的图像保持了新鲜感,还多出了别的信息。 ——摘自舒可文《虚拟的竞技场》 在我和鲁虹做“重新洗牌”展览的时候,张卫的作品是展览中的亮点,它们不断引起观众指指点点和诸多议论。张卫的解构就是“拿村长不当干部”,拿经典不当经典,拿正经不当正经,拿常识不当常识。如果这些图式太深奥了,太冷癖了,这种解构的力量就受限制了,偏偏,这是大众化的图像,是家喻户晓的知识,所以,它的解构就特别具有破坏性。这种解构基于异质的进入,这种基于计算机手段的“入侵”,使经典变成无法承受之轻。 张卫似乎对经典有仇,他对神圣经典的解构使经典变得有点寒碜,它消解了绘画的技术性,它使经典图像变成了工具,变成了材料,减轻了重量,降低了高度。 ——摘自孙振华《玩笑的质量——拆解张卫》 图像的搬运意义就在这儿,对于观众来说,识别的只是形象;对于作者来说,公共图像不仅意味着现成品,还意味着当代文化方式。在表面的调侃下面隐藏着危机,知识、教养、艺术、传统都在被流行文化所取代,这种意识被清楚地表现在张卫的《泉·范宽VS杜尚》中,杜尚的小便器在这儿不只是对传统的调侃,还是对自身文化状况的追问。 ——摘自易英《浅薄下的深沉——关于张卫的艺术》 著录:《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封面;《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中国当代艺术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世界美术》,2004年第2期第85-87页;《视觉21》,2001年第6期第67-69页;《新电影》,2004年第1期第76页;《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第108-115页;《当叛逆沦为时尚》,第104-112页;《偏锋》,第188-193页;《中式批评》,第40页;《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广西师大出版社;《美术报》,2001年;《美术同盟》,艺术家主页——张卫;《艺术在线》,实验艺术家主页——张卫。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