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王原祁 1700年作 仿子久山水图 立轴 水墨绫本

王原祁 1700年作 仿子久山水图 立轴 水墨绫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王原祁 1700年作 仿子久山水图 立轴 水墨绫本
尺寸: 154×48.3厘米
起拍价: 1,800,000-2,2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5-07-19 00:00:00
备注: 款 识: 庚辰清和仿黄子久似瑶老年道翁。王原祁。
钤印:埽花庵 王原祁印 茂京父
鉴藏印:兰陵 清群砥鉴赏 郁兰堂珍赏
作者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山水面目格局影响後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骧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王原祁《仿子久山水》欣赏
◎瑞菊子
王原祁《仿子久山水》作於康熙庚辰(1700)四月,王原祁59岁时,水墨绫本,立轴,纵154厘米,横48.3厘米。画上王原祁钤印三方,分别为:王原祁印、茂京父、埽花第,三方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45~47页56、59、82印蜕。王原祁传世作品多为纸本、绢本,此为绫本精品山水,难得一见。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以画供奉内廷,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新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与王时敏、王挪、王骧合称“清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王原祁少年时就得到了祖辈王时敏、王骧亲授褒扬,12岁起与王骧同课于祖父的拙修堂,遍临祖父所藏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一批宋元名画,及长,因为祖父对黄公望的景仰,他从祖父所藏黄公望的《陡壑密林图》入手,遍览、临摹当时能见到的几乎所有黄公望的名迹,打下一生画画的底子。学既勤奋,天份又高,15岁考中秀才,28岁中举,29岁中进士,30岁就开始步入仕途。後来又得其八叔、文渊阁大学士王誰引荐,入京为官,直至做到户部左侍郎。他是“四王”中历官时间最长、职位最高的一位。
作此画的时候,王原祁已得到任命,补右春坊中允。这是隶属於詹事府,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事务的正六品官职。同一年,他又奉命鉴定内府书画,令他大为欢喜。康熙皇帝非常喜欢他的画,此时他虽然还没有入直南书房,但他画名大,深得康熙的欣赏。四年後的这个月,康熙一纸诏书,王原祁入直南书房,侍奉康熙左右,从此康熙经常观其作画,他也获得了康熙“画图留与人看”的御题,这在供奉南书房的近侍中,绝无仅有。
王原祁师法黄公望,起初是受祖父的影响,後来是出於他发自内心的崇拜。所以,他画了一辈子,直到晚年甚至是临终之前所作,他在题画时还是写“仿一峰……”,子久、一峰分别是黄公望的字与号,可见他对黄公望的崇拜。其实王原祁早在进入中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寻求“出蓝之道”,形成自家面貌。此画作於59岁那一年,一派浑穆气象,披麻苔点,笔干墨重,给人的视觉感受却是华滋而清气郁勃。而且这是王原祁留给後人的绫本画作,甚为稀少。裱工也考究,民国时期手织耿绢挖裱,上好织锦镶牙条,天宽地窄,与山水气脉相合。《仿子久山水》问世已300多年,品相却如此完好,可见一路过来,那些留名和不留名的收藏者对她有多么呵护与珍惜,令人敬叹。山水无言,艺术当传之永远!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