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 壬戌(1982年)二月作 山水画巫峡清秋图 镜心 纸本
展品名: | 陆俨少 壬戌(1982年)二月作 山水画巫峡清秋图 镜心 纸本 |
尺寸: | 95.5×58.5厘米 |
起拍价: | 580,000-650,000元 |
成交价: | 792,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5-03-16 00:00:00 |
备注: | 款 识: 巫峡清秋。老杜《秋兴》,首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者,起首两句刻画景物,即令人如亲涉其地。予欲移之图画,愧难为配。壬戌二月。陆俨少记于广州客邸。 印鉴:肖形印(朱雀)、陆俨少、宛若、嘉定、穆如馆、壬戌年七十六岁。 作者简介:陆俨少(1909-1993),原名同祖,又名砥,字宛若,斋名万安草堂、穆如馆、就新居、自爱庐、晚晴轩。上海嘉定人。现代著名中国画大师之一,最具个人风格的山水画家,现代“海上画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李可染并称“北李南陆”。1926年入无锡美专。次年从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学诗文。1932年迁居上海。抗战期间曾在重庆、成都工作。1946年东返。1951年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结业后任私营同康书局绘图员。1957年起任上海画院画师。1962年赴浙江美院任教。1965年返沪,在上海青年宫、上海京剧院学馆辅导国画山水。1979年受聘于浙江美术学院,任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主导教师。1980年正式调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迁居杭州。1981年中国画研究院成立,被选为院委。1983年受聘深圳画院任顾问。1984年任浙江画院首任院长。中国美协理事,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年时饱览大江南北风光,中年颠沛流离,壮年蒙受冤屈,晚年奋发艺事,硕果累累。早年师从冯超然,后由“四王”正统派入手,上溯宋元诸家,吸收历代诸家技法,受黄鹤山樵影响尤深。作品缜密娟秀,灵气外露;学古又不泥古,既注重传统笔墨,又勇于创新,中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其水云画法古今独步;后期作品趋浑厚老辣,创造了“墨块”、“留白”等技法。他以“推陈创异,化古为新”的艺术主张和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力,成为一位真正从传统绘画演变出来的而具有创造的山水画宗师,在中国现代画坛占据重要位置。以其余事,兼善画人物、梅花、竹石,亦能绝去陈法,各有新意。于书法、诗文色色精能。 有《山水画刍议》、《陆俨少山水画课徒画稿》、《陆俨少画集》、《陆俨少自叙》、《怎样画云》、《怎样画水》等行世。 作品赏析 此图为陆俨少74岁之作,明显有别于早年致力于师古的的画风。上半部着色浓重,山石茂密,峰峦间云雾缭绕;下半部用笔疏简而意境开阔,散淡的线条勾勒出一泻千里的江水,大有“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画面正中,一叶小舟在这奔腾的江水中顺流前行,使人望之顿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淋漓之感。整个画面气韵生动,云水交融,别具一格,在半生学习王蒙一路密体山基础上融会贯通,学古又不泥古,既注重传统笔墨,又勇于创新,水云画法的独特艺术风貌使得图中景色令观者神往。此外,陆俨少善循诗文之意作画的特点在此图中表现得十分显着,诚可谓近现代文人画中希见的精品。 鉴定专家:陈岩、杨?休、王卫 鉴定证书:本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