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周棠 1871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周棠 1871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周棠 1871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 137×33厘米
起拍价: 8,000-12,000元
成交价: 11,0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瀚嘉华宝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3-12-16 00:00:00
备注: 款 识: 匆匆落笔等鸦,疑似频惊老眼花,漫道兰西不好事,三杯神酒一瓯茶。辛未立夏节,兰西
钤印:少伯
周棠《石谱》序
周妙中
每当我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时候,常以古代名画大量散失为憾。又想到艺术家的遗作是伟大的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应仅仅视为艺术家的先人手泽。先曾祖父少白公遗作的保管,既然历史地落在我的肩上,也就有责任将它公之于世。又见山水、人物、花卉,以至梅、兰、竹、菊等等,皆各有画谱流传,唯画石未见有谱。因此愿将少白公画石册页选印百幅,以供画家参考借鉴,更可为初学绘画的同志作为范本。
先曾祖周棠,生于嘉庆十一年(一八○六),卒于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享年七十一岁。字召伯,后来经常用“少白”二字。因我家祖籍在浙江山阴兰亭西侧,遂自号“兰亭西客”,简写作“兰西客”、“兰西”。别署很多,如“酒乡人”、“蜕翁”等。
他的画法,最初得自家学,先高祖越泉公(讳文涌,擅长山水,风格近王石谷)就是他青少年时代的老师,学画山水。后来因爱好徐青藤、陈白阳疏放超脱的风格,也以他们为师。中年时期眼界大开,几乎无所不画。到了四十以后,易于独树一帜,专心画石,经三十年的钻研,博得了“清代画石第一”的赞誉(张之万语)。朝鲜友人来我国,每乞其画归,名传海外。
他的性格耿介,刚直不阿,不屑于高官显贵拉拢,更不愿和富贾盐商往来,又不甘心把精力用在家庭琐事上,终日以赋诗、作画为务。所以虽享有盛名,家中仍很贫困。虽然如此,他仍视金钱为粪土,亲友如有困难,必倾囊相助。一次,一个画商拿来一轴佚名人士的山水手卷,请他题款,以抬高售价。少白公不愿掠人之美,欺世盗名,遂出高价将手卷买下,在卷末写明这段经过,希望有了解原作者的人士加以鉴别,使物归原主。他又好打抱不平,有一天听人说一少妇不堪恶姑虐待,自杀未遂,怒不可遏,闯入那素不相识的人家,严斥凶狠的老妇,用他自己的声誉保障了少妇的安全。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主要靠实践。少白公自幼至老,除做了很短时期光禄寺署正的小官(不久,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职。)之外,一直钻研绘事,一方面师法古人和老父,一方面也不放松对自然界实物的观察,每遇到一块姿态奇特的石头,他就像被磁石吸住的铁块一样,不把它仔细端详一番,或写生一幅,绝不忍轻易离去。他每次作画以前,必要把准备用的白纸挂在墙上,一面饮酒,一面看着纸打腹稿,往往要经过几小时甚至一两天时间,直待成竹在胸,方才动笔。画起来则毫不犹豫,一挥而就。如构思不成熟,绝不草率从事。
他的艺术造诣是多方面的,绘画以外,也擅长书法、篆刻、古琴、诗词。书法最喜汉隶,行楷之外常写隶书,风格刚健雄浑。篆刻则多作竹根印,取竹根之可用者,依其形状大小加工,然后刻字,别具一种神韵。仅家藏一册印存,即多达数百块。所为诗大多为题画诗稿,另有《越吟》一册,吟咏浙江名胜古迹,是寄托思念故乡和慈父的诗篇。曾仿照司空图的作法,著《画品》二十四则,是他数十年绘画实践的经验总结。还画了数百幅小品,印成信笺,原稿已佚,仅存信笺二百余幅。
少白公的一生,主要活动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所画作品很多,大多为中堂或条幅、横披,以石为主者最多,也作山水,花卉多数作为画石的点缀。流传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了。到了晚年,有友人劝他为子孙创作一些,作为纪念,以传家学。少白公遂画成册页四十本,每本十二开,共四百八十幅,各幅颜色姿态绝无雷同。这些作品足以代表其雄强的风格,亦足以集画石之大成,可幸,屡遭变故,以致这珍贵的遗产,现存于寒舍者仅七本八十四幅而已!后来陆续从厂肆购得四本册页,合计得百三十幅。此四本中,有与原藏七本类似者,删去三十幅,得此百幅。多蒙紫禁城出版社鼎立协助,使余多年心愿得以实现,谨致谢忱!
(1987年10月·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