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 1941年作 瓶花与水果 布面油画
展品名: | 潘玉良 1941年作 瓶花与水果 布面油画 |
尺寸: | 36×46厘米 |
起拍价: | 200,000-400,000元 |
成交价: | 253,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3-11-04 00:00:00 |
备注: | 签名:玉良,一九四一。 说 明: 潘玉良的艺术兼具东西方文化特征和艺术个性,也融合了后期印象派、野兽派以及其它绘画流派的某些风格和韵味,这幅作品与她的另一幅“瓶花与水果”(发表于《中国现代油画全集》第83版图)属同一时期作品,本作品得自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 潘玉良(1899-1977),原名张玉良,祖籍江苏扬州,1899年出生于安徽相城,幼年父母双亡,14岁时被舅舅出卖到妓院。1916年被当地海关官员潘赞化赎出,改从潘姓,随潘去上海学习文化,1918年考入上海美专,师从王济远习西画。毕业后得到潘赞化资助,赴法留学,先后在里昂、巴黎学习,1925年以优钵成绩获取罗马奖学金,到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深造,研习绘画和雕塑。1926年其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金奖。1929年刘海粟在罗马聘请她任上海美专教授,遂于是年回国,在上海举办个展,并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性西画家。从1929年至1936年,她在国内举办五次个展。1937年离开上海定居巴黎,被旅华人艺术家推举为中国艺术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法国展览和英、美、德、日、意、瑞士、比利时、希腊等国的展览。作品被巴黎市政府、法国教育部、国立现代美术馆、塞鲁希博物馆收藏。1977年7月22日病逝于巴黎。 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致”及“从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对此,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先生作了很准确的评价:“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她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做出了丰富的贡献。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