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 1934年作 苏州河畔 布面油彩
展品名: | 潘玉良 1934年作 苏州河畔 布面油彩 |
尺寸: | 40×67厘米 |
起拍价: | 160,000-260,000元 |
成交价: | 209,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2-11-05 00:00:00 |
备注: | 签名:玉良 34 展览:1934年,参加支持绥远军民抗日的“义展”,展览期间,田汉对此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37年,潘玉良携此作品远赴巴黎参加“万国艺术博览会”。 1938年,参加法国巴黎“春季沙龙”。 1944年,参加第55届法国“独立派沙龙”。 说明:《苏州河畔》的景物与构图都颇似印象派画家笔下的巴黎。但我们自可发现画家在努力探索个人风格的形成。画面上,光与影的作用被削弱,轮廓线的勾勒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独立欣赏的效果。画家探索的是客观真实与心灵感受之间的抒情和张力。 《苏州河畔》描绘的是大上海最繁荣时期的苏州河一角。联想到这一年潘玉良曾发表讲话,谴责一些人在抗日时期“远离现实”“话多画少”,并捐赠玉雕佛像、举办支持绥远军民抗日的“义展”,获得了田汉撰文高度评价,或许此画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形式风格方面。 她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俐落,用色主观大胆,但又非常漂亮。面对她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她与别的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搞自《中国油画百年图史》 来源:原藏者系潘赞化后人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