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黄钺 辛未(1811年)作 长城岭春晴揽胜图 手卷 设色纸本

黄钺 辛未(1811年)作 长城岭春晴揽胜图 手卷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黄钺 辛未(1811年)作 长城岭春晴揽胜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尺寸: 32.5×177厘米
起拍价: 5,500,000-7,000,000元
成交价: 6,710,0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11-19 00:00:00
备注: 题识:嘉庆辛未闰春初吉,臣黄钺奉敕恭画。
钤印:臣(朱) 黄钺(朱)
鉴藏印:三希堂精鉴玺(朱)、宜子孙(白)、石渠宝笈(朱)、宝笈三编(朱)、执两用中(朱)、嘉庆御览之宝(朱)、嘉庆鉴赏(白)、嘉(朱)、庆(白)、宣统御览之宝(朱)、敛福宜民(朱)
说 明: 嘉庆帝御题,董诰题引首。
黄钺《长城岭春晴揽胜图》卷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杨丹霞
黄钺(1750-1841),字左添,号左君、壹斋。安徽当涂人,祖居祈门左田村,故书画常自署“左田黄钺”。幼丧父母,由外祖父母抚养。及长,敏而好学,乾隆五十三年成举人(注1)。五十五年登进士(注2),授户部主事。时和管部务,钺不欲趋附之,乞假归乡,主中江、紫阳等书院,招员授业,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嘉庆四年,仁宗亲政,朱荐之,召来京,历任山西学政、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曾充任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总阅、全唐文馆总裁,因“习于掌故,持议详慎”,屡邀赏赉。道光五年,黄钺乞老,命专办部务(注3)。六年致仕,二十一年卒,年九十二,谥勤敏,入祀贤良祠(注4)。传世著作有天文算法类《授时术解》、文学类《昌黎诗增注证》(注5)、绘画理论类《二十四画品》(注6)以及个人诗文集《壹斋集》四十卷。
黄钺博学多才艺。工诗文,其诗“笔意雄肆,于苏、韩为近,五古亦清越可传。”(注7)擅书,楷书学颜,雄浑劲健而又潇洒闲逸;行书取苏轼、赵孟俯遗法,沉着而不乏秀逸,是清代中期重要的书法大家。朱死后,嘉庆帝御制挽章十二韵,命黄钺书录,焚于墓前(注8)。
黄钺精于书画鉴赏。虽然在《石渠宝笈》著录的历代书画上,除了奉敕恭题之外,看不到黄钺的题跋。而在民间收藏的书画作品上,则时而尔可见他对于书画创作和鉴藏的见解。如李永昌等新安五家画《江陵图》(注9)卷后黄钺题,述卷中新安诸家事格及山水源流,考证详实陔博,评论独到中肯,体现了他在书画鉴定方面的深厚学养和功力。
黄钺善山水,宗法董巨,参以倪黄,风韵萧,取境大方,小幅山水丘壑松秀,有潇洒、文秀之趣。所作大幅,层峦叠嶂,不使一览而尽。晚年专学王原祁,笔墨苍厚。兼善花卉,尤长工梅。进呈画幅,每邀御赏,与董邦达并称“董、黄”。内府所藏名迹俱经其鉴定,一时士大夫好六艺者执贽其门。犹能摹印,师承秦汉,秀媚中具刚劲之致。
黄氏绘画主要有两种题材,即山水和花卉画,其中,又以山水画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突出,而其在画坛上的名望,也多由他的山水创作而成就。他的传世作品数量不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其作品29件,其中绘画作品19件。李玉《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注10)以及胡积堂《笔啸轩书画录》(注11)等著作中,每家著录黄钺书画不过2件而已。《中国古代书画目录》著录,不足20件,其中编入图录的仅3件。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著录作品11件,其中绘画10件(注12)。各种记载中,虽不乏重复之处,但已基本上反映了黄钺作品传世的基本情况。
从著录文本和黄钺的传世之作看,黄钺山水画就其绘制用途和创作风格而言,大致分为三类,一、奉敕恭绘或年节恭进的作品,如《长城岭春晴揽胜图》等;二、翰墨自娱的作品,如《夏木垂荫图》(注13)、《自补左田八十小像》(注14)等。三、馈赠师友、子弟的作品,如为曾燠作《仿石谷凤阿山房图》(注15)、与与朱本等为法式善作《诗图合璧》卷(注16)、为汪画《罂粟图》扇(注17)。
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的第一类作品呈现出与后二类作品截然不同的风貌。前者多卷、册,后者卷、轴、册皆有,以轴、卷居多;前者均为青绿设色山水,后者多墨笔山水;前者笔墨精妍谨慎,后者笔墨疏放纵逸;前者署题均为小楷书“臣”字单行款,少见署年款者,偶见署年款双行款题;后者则多行书、行草书诗文题记,并详记受画人上款和创作年月。而此处所见的《长城岭春晴揽胜图》卷,显然属于前者。
此卷为纸本,设色画。纵32.5厘米,横177厘米。本幅黄钺自识云:“嘉庆辛未闰春初吉,臣黄钺奉敕恭画”双行楷书款,后钤“臣”、“黄钺”朱方联珠印。本幅有嘉庆皇帝楷书御题,诗曰:“大岭凌春宇,凝眸畅晓晴。云容笼远近,岚黛衬晶莹。古寺红连堞,乔松翠绕城。词臣抒藻思,画法印诗情。辛未闰三月御题”。引首有董诰题“鹫岭敷春”四字,并署:“臣董诰奉敕敬书”。按辛未乃嘉庆十六(1811)年,黄钺时年62岁。据《清史稿》记载,黄钺此时以侍讲学士的身份直南书房,而且,这段时间正是他与英和、姚文田等人编篡《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的过程中。因此。他与嘉庆帝接触的机会远比其它时候要多得多。从《石渠宝笈》著录看,黄钺奉敕恭绘的书画被着入内府收藏的,如作于1810年的《智流仁静图册》(注18)、作于1811年的《沃壤歌康图册》和《乐郊庆岁图册》(注19)以及作于1813年的《岫云春霭图卷》(注20)等,均集中在这段时间。
《长城岭春晴揽胜图》卷原藏于辽宁省文物店,并经《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著录,只是二者著录时所蹦用图名不同,《石渠宝笈》著为《长城岭春晴揽胜图》,而刘书则取董诰所题引首,著为《鹫岭敷春图》(注21),二书所著实为此一件。
图中所绘“长城岭”,乃清时河北正定府附近的明长城遗址的景色(注22)。这段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句元年至万句四年(1569-1573年),是清朝历代皇帝西巡五台山的必经之地。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秋,皇帝奉孝庄皇太后幸五台,至龙泉关,“上以长城岭峻绝,试辇不能陟,奏太后。次日,太后辇登岭,路数折不可上,太后乃还龙泉关,命上代礼诸寺”(注23)长城岭现存虽多处坍塌,但举目远眺,其边墙仍如巨龙横卧山峦,以嘉庆诗中的“古寺红连堞”相印证,其宏伟雄大的气势仍不减当年。至于画卷中掩映于山峦峰坳的古寺,则尚存有向阳寺、招提寺、白衣寺、龙宿庵等。这些寺庙修建在古眘道两侧,凡皇帝赴五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