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高剑父 翠岭红楼图(12屏) 设色纸本

高剑父 翠岭红楼图(12屏)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高剑父 翠岭红楼图(12屏) 设色纸本
尺寸: 58.5×239厘米×10 57.5×239厘米×2
起拍价: HKD 2,000,000-3,0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崇源国际拍卖(澳门)有限公司
时间: 2014-10-03 00:00:00
备注: 题识:剑父。
钤印:剑父、番禺高
说 明: 附黎雄才题字画幅。
岭南高剑父先生,绘事贯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之法,与高奇峰,陈树人合称“岭南画派”三杰,开创一代新风。
高剑父初习画于隔山居古泉,后专攻宋元各家,以艺术革命自任,东渡日本习画于东京美术学院,其画受居廉影响,重写生,又融西画透视、色彩、素描及日本明治维新后兴起的“南派”新画艺。
《翠岭红楼图》为高氏临古杰作,乃以清初扬州袁江、袁耀之法为粉本,通景十二屏条,青绿工笔,由左而右,连绵贯通,气伟笔精,初以海波鼓荡之景入画,浮山如岛,中有层檐楼台,丹墀碧瓦,雕栏画栋,有神仙高士者骑羊车过桥而来。
全图笔墨精谨,设色雅洁,有空明虚幻的意境,这是岭南高氏的特长,如画中的山石草树,笔致利落,短促而劲捷,特别是绘制如此规模的碧嶂云壑,在高剑父的传世作品中,还是仅见的孤品,令人惊叹的绝品。
所谓“孤品”、“绝品”,还由于界画山水在高氏现有作品中,是不多见的,或许小幅作品有之,而如此宏阔的通景十二屏条则令人难以置信。推究其创作年代,当是中年作品,精力充沛,兴致饱满,丘壑楼台的安排,特别是界画建筑的画法,完全得自袁氏画风精髓。清人《画人补遗》称袁江“早师仇英,得青绿山水之旨,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高剑父对袁氏作品的临摹,自然是偶一为之的,然而得其法度,仿佛已是界画个中高物,这对画家技法是否全面的确是一种考验。高剑父在绘制此套通景屏风时,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他创作时的工稳与谨慎的态度,这与一般的文人画家笔墨游艺之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他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精妙地融为一体,既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礡,成功地体现了画家对“界画”的表现能力。古人论界画有“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均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高剑父的作品充分可以体现这一妙旨。
以通景屏形式表现宏阔的场景,清初康熙间始有之,这种形式可能脱胎于大型壁画的形式转化,上海博物馆藏袁耀《紫府仙居图通景》、《九成宫图通景》,都是十二连幅的巨制,高氏此作也成功得演示了十二连屏似断还连,连绵往复的神韵。
著录:《岭南余韵─抱趣堂藏画集》,沐文堂美术出版社有限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