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文徵明 1530年作 品茗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文徵明 1530年作 品茗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文徵明 1530年作 品茗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 100.5×32厘米
起拍价: 480,000-6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06-22 00:00:00
备注: 钤印:徵明、停云、惟庚寅吾以降
款识:(文略)嘉靖甲午谷雨前茶事最盛。余方抱疾,偃息一室。会隹友,念我走虑二三种,乃汲泉吹火,烹啜之辄,品第其高下,以适幽闲之趣。偶忆唐贤皮陆辈茶具十咏,因追以焉,并为作图写诗于上。值子转过停云,索此帧。书至第四首,落末结口口花斑,自是湘娥泪之句,亦韵事题。徵明。
鉴藏印:永安沈民藏书画印
明代初期的院体画,基本上是承裂南宋画院的刘、李、马、夏的画风,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后期吴门画派的兴起,他们提倡学习元朝中的高士文人画家,继而上朔唐宋的优秀传统,创造出新型的“文人画”。他们把诗文、书法与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以寄托作品的品行,志趣向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在吴门画派中,就影响而言,文徵明最为突出的,对后也有决定的作用,尤其是沈周逝世后,五十多年间,一直为吴门画坛领袖,他寿命很长,弟子众多,子侄晚辈中代代都有传人,以至延绵明、清二朝数百年,能够达到这种深度与广度的画家,在画史上是不多见的,因此,人们都说,吴门画派是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文徵明善绘山水,师沈周,而远崇郭熙,近慕松雪,皆能过之,世谓其画兼有赵孟俯、倪琐、黄公望、倪琐之长,在文徵明至仕以后“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蝩于道”惟不与富贵之人。王府赠以珍玩,“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过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为恨”可见文氏的节操与时人对其的崇敬。
游山、观泉、听松、品茗,这是中国传统文人融入自然的悠闲生活方式之一,《品茗图》是文徵明表达闲情逸取的作品,他善于绘制庭院,田园小景,古人在画中较为突出,这是整个明朝吴门画派的风格,此《品茗图》属于文徵明“细笔”一路,画兼高远,深远和平远。在画面起手的入眼处绘有屈曲的小溪,两旁山丘突平,其上于岩壑中夹道蜿蜒曲折而通向山深处,夹道二旁山重叠复,松柏耸立,一水自深处流出,构图缜密深远,气势缓倬宽畅,上部自题“嘉靖甲午谷两前茶事最盛,余方抱疾偃息一室,……吸泉吹火烹,以适幽闲之趣。”此图为文氏中年以后之作,笔法虽师元人,却独具风格,王蒙的画皴线湿润,轮廓线和皴线不分。文氏此图处轮廓线略重,但决不是李成一派画法,其用线不是刚硬凝浑的,而是枯淡松柔的,深得王蒙的工整严正,全图布置精心,用笔细谨,树石穿插勾写,皆一丝不苟,无一笔随意,自成一种工秀清苍的风格。这是文徵明细笔画的突出特征,也是明画不同于元画,和宋画的突出特征。其精工细谨,为宋、元所不及,其笔墨的生动性很大超过宋、元之画。当我们静观此画时,一种从画面透释出来的静谧沁人心脾,这种画风的气质,在文徵明的作品中体现得很强烈,由于文徵明的思想中受儒家“中庸”思想居多,儒、道的思想都有,除了温和的一面,也皆深刻。总体来说,从画面中能感到文徵明是一位勤奋、忠厚、正直、随和、少怨、少怒的学者画家,这在他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得到。
文徵明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与吴中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称为“吴中四才子”在乡时,曾数次应举,未中,五十四岁由诸生被举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筑室曰玉磬山房,徘徊啸咏其间,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所以书画如《品茗图》中的静谧、幽静、曲径通幽者为多,是其代表风格。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