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丁 山居论道 立轴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陈半丁 山居论道 立轴 设色纸本 |
尺寸: | 95×43厘米 |
起拍价: | 25,000-30,000元 |
成交价: | 41,800元 |
拍卖公司: | 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30 00:00:00 |
备注: | 题识:道路黄尘一丈深,眼明画里见云林,谷虚满禞山泽气,径险前临石阴。望夷流水八九曲,少室危峰千万寻,凭谁写入醉翁操,我有太古瑶华丽。半丁老人年。 印鉴:陈年之印、半丁老人,山阴道上人 “中国山水画要求‘写意’。‘意’即‘意境’,是‘畅写山水之神情’的意思,以景写情、寓意于景,以情景交融为上。” —《傅抱石画论》 上世纪四十年代,对傅抱石而言,是其短暂艺术生命中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傅抱石,不仅在学术的研究和探索中完善了个人的美术理论体玒,并积极地将其付诸实践,创作了一大批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抱石皴”、“高古游丝描”等独树一帜的绘画技法,就是在这期间逐渐创立并得到了完善。 傅抱石是幅《白岳黄山两逸士》,本身并无纪年,但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面貌,判定为成熟期作品,当无疑义。“白岳”即“齐云山”,古时“白岳”、“黄山”并称,有“新安多佳山,而齐云严与黄山为最。黄山、白岳相对,细看从来无厌时”之句传世。本幅作品,纵三尺八寸,阔一尺六寸。在画面主体的处理上,傅抱石运用了其独创的“抱石皴”,破笔散锋,东勾西皴,但见山岭高大巍峨,松林枝繁叶茂,确是一派崇山峻岭、人间仙境模样。而对于具有点睛作用的高士,画家则利用绵若蝉丝、劲似铁线的“高古游丝描”,刻画出两位山野逸士的形象奇古,气质脱俗。作品以篆书署名,落“新喻傅抱石”款。 傅抱石此作,论怖局,构思精到,留白巧妙。通过强烈的虚实对比,成功地塑造了作品的空间感,确有咫尺千里之妙。论用笔,自由奔放,毫无禁忌。画家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等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成就了画面整体的气势磅礴,局部的精细耐看。论用墨,元气淋漓,真宰上诉。作者在山体、松林等局部的处理上,使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掺以花青、赭石等颜料,反复积染、层层迭加,营造出画面的浑厚浓重、回味无穷。作品虽借“白岳”、“黄山”之名,却更多地借鉴了蜀地山川的特点,既不乏雄壮,又兼以秀美。加之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内心的壮怀激烈,使得画作中那一股苳苳勃发之气,似乎随时都会激荡奔涌而出,也时时感染着观者,令人心潮澎湃。傅抱石认为中国山水画应该“以景写情、寓意于景,以情景交融为上”,此幅《白岳黄山两逸士》可以说正是先生身体力行其艺术主张的一个明证。 傅抱石在蜀八年,恰逢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抗战八年。正如傅抱石自己所说的:“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严’、‘永远’的收获”,因此当我们欣赏傅抱石此幅《白岳黄山两逸士》时,虽是传统的“隐逸”题材,仍不难感觉到画作中充盈着的那种磅礴奔放、自由不羁的生命气息。在“特定的基本内容以外又丰富了许多别的东西,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解读傅抱石中早期作品时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