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袁耀 甲午(1774年)作 山水 通景十二屏 设色绢本

袁耀 甲午(1774年)作 山水 通景十二屏 设色绢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袁耀 甲午(1774年)作 山水 通景十二屏 设色绢本
尺寸: 220×60厘米×10 220×38厘米×2
起拍价: 2,800,000-3,800,000元
成交价: 3,080,0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06-01 00:00:00
备注: 题识: 绿野堂时甲午乐月,邗上袁耀拟意。
钤印: 袁耀之印、昭道氏
题跋: 袁文涛山水精品,戊辰春日,史树青。 钤印: 史树青印、庶卿
袁耀《山水十二条屏》考辨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扬州)人,大约生于清康熙后期。其姓名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成书的《画人补遗》一书,附在著名画家袁江小传的条目后面:“……(袁江)有子名曜(“耀”误作“曜”—笔者注),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只此二语。光绪初年成书的汪瑁所著之《扬州画苑录》收入袁耀之名:“袁耀,字昭道,江都人。”这与袁耀作品上的落款和印章上的字号、籍贯是一致的。目前所见袁耀最早的作品画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最晚的作品是止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琼楼春色图》轴(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其创作时间前后达50年。由此推算,袁耀大约生于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之后,袁耀年轻时也在家乡扬州从事绘画活动,后在山西太原盐商尉家最久,晚年在扬州曾与罗聘、方士庶等人一起作画。袁耀和袁江画风相似,从远的说来,他们是与“二李”一脉相承的,对范宽、李成、李唐、马远、夏圭都有所吸纳,比较直接取法的是明代画家仇英;在康乾时期,扬州画家李寅、萧晨、颜峄、颜岳皆擅青绿山水,他们对袁耀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袁耀作品的主要题材就是山水界面,所作精工严整、富丽堂皇,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山水界画又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所及,直至近现代的溥心畬。
此作《山水十二条屏》气势宏阔,从笔墨风格上考,当是袁耀中期作品,此图用笔跳动、活泼,尤其是树林的画法,强调其茂密及繁杂,笔触很放纵,而不拘泥于具体精确地刻画每棵树的形状,作品有着袁耀一贯的精工,青松近茂,烟峦远苍,繁枝掩映之中,楼阁秀挺而明丽。楼前湖水澄明,临岸篷船静泊,楼后山泉垂练,溪水琮成韵;溪水工笔细作,湖水则留白,虚实相生;画山则皴点结合,用笔生动灵活,不愧是年富力强时期的一件佳作。
多幅条屏的绘制,与独幅的作品有所不同,需要画家在作画之前有一个通盘的总体考虑,也即“经营位置”的思考和安排,既要注意全图的大效果,又要考虑条屏分割后每一条画面的相对独立性。袁江和袁耀二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都能得心应手,他们在巨幅作品的构图上,是很有办法的。这大概得益于他们在山西盐商家中布置厅堂的艺术实践。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