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张大千 1934年作 巫峡清秋 立轴 设色纸本

张大千 1934年作 巫峡清秋 立轴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张大千 1934年作 巫峡清秋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114.2×43厘米
起拍价: 1,500,000-2,5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05-11 00:00:00
备注: 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千、大千毫发、大风堂、画又次之
款识:巫峡清秋。仿王晋卿笔。
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浣溪纱。大千居士画并题,时甲戌九月借居昆明湖上。
张大千《巫峡清秋》赏析
传统根基深厚如张大千,亦同传统士子一样喜欢以诗或画用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他并曾说过作画必须有所寄托,画方有意义。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分别寓居上海、北平,其时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好河山血泪斑斑。寓京期间,虽然获致非常高的声誉,在当时艺术界声名鹊起,并与溥儒并称“南张北溥”,但军阀铁蹄下的故乡仍是他难以抹去的想念。他因此画了此幅《巫峡清秋》,并自题一首《浣溪沙》以寄托思乡念亲的情怀。与寓沪期间因为同样原因而作的同样题材并同样题词的《巫峡清秋》同样妙极毫巅。题词曰:
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
军阀混战,田园荒芜,亲人音讯杳茫,存亡未卜。正是“空有夔门不得入,我有家乡不得归。”词意非常含蓄。
画中巫峡呈现一派清凄暗淡的情景,隐喻战乱中故乡的荒凉况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写别愁离恨,以“千金”为质;而大千只以“疑”来形容,自比杜甫用意更深进一层。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