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 1954年作 风雨将临 镜心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石鲁 1954年作 风雨将临 镜心 设色纸本 |
尺寸: | 115×83厘米 |
起拍价: | 700,000-800,000元 |
成交价: | 1,21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05 00:00:00 |
备注: | 题识:风雨将临,写建设祖国的人们之一。一九五四年,石鲁作。钤印:石鲁 说 明: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处于社会巨变阶段,新中国建立带给人们憧憬、希望与热情,此时许多艺术家从题材、风格各个方面相应调整,投入到火热的建设高潮,具有延安等解放区背景的艺术家,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延安有十年经历的石鲁,1949年定居西安,筹建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任副主席。创作于1953年的《风雨将临》是他这个时期的一幅典型画作,与创作于同年的《幸福婚姻》等画作比较,此画清晰地呈现出石鲁五十年代艺术创作的趋势。 从题材而论,《风雨将临》与《幸福婚姻》均表现新社会新生活,这样的选题直接继承自解放区木刻创作以及新年画传统,与他1949年以前的木刻代表作《群英会》、《民主批评会》、《妯娌纺线》一脉相承。在当时中国画创作中,这种选题思路颇为超前,大部分传统的中国画家仍然在艰难地探索“新国画”的问题,直至1954年北京第二届中国画研究会展览中,“画面上出现了一些新颖的细节—电线膘、火车、写实风格的房屋、穿稦部服的人物,也可以说明审美思想的改变”。由此而知,像石鲁这样有延安背景、木刻经验的画家参与中国画创作,对于“新国画”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与深刻影响。 从创作手法看,现实主义的描绘与画面的叙事性依然是石鲁此期画作的统一面貌。《风雨将临》描绘的是风雨即将来临,人们依然分秒必争修建铁路的特定场景。1950至1954年间,石鲁外出写生十分频繁,在兰新铁路工地,他与建设者一起吃住,一起进隧道钻山洞。《风雨将临》以一名努力钻山的军人为主体人物,其它人也都各自忙碌,全神贯注;天空阴晦,并有鹰隼翱翔云间,与画面下方疾速滚落的石头共同烘托出一种风雨将临的紧张阴沉。恶劣的天气与人们的忘我投入之间产生极端矛盾,从相互烘托、对比中,将画面主题强烈地叙述给观者。此期石鲁的写生以人物为主,在《风雨将临》一画中,钻山军人是作者最着意塑造的艺术形象,人物动态的把握、细部的交代、以及素描关玒的表现都十分到位,充分体现石鲁提倡的“艺术形象贵在典型而生动,画之高下亦当有别于此”。 更为宝贵的是,《风雨将临》是一幅石鲁极力向国画转变过程中富阶段性的画作。石鲁早年曾随其兄冯建吴学习传统中国画,1949年定居西安后,身份与环境的改变、改善,石鲁又开始中国画创作,《风雨将临》中的环境描绘明显地运用传统中国画笔墨语言,比同时期的其它画作更能体现画家艺术创作新的趋势。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对于石鲁而言,重要的是它在“某种规律”中,帮助表达画者的思想,“画有我之思想,则有我之笔墨;画无我之思想,则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笔墨奴隶矣。”正因为石鲁的自信,《风雨将临》呈现出画家独有的面貌。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