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 南山为寿 立轴 水墨绫本
展品名: | 石涛 南山为寿 立轴 水墨绫本 |
尺寸: | 196×53厘米 |
起拍价: | 4,800,000-6,800,000元 |
成交价: | 5,280,000元 |
拍卖公司: |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4-21 00:00:00 |
备注: | 款 识: 奉祝许母王太夫人九十千春,南田心畴。 钤印:耕隐心畴(白文)、南园(朱文)、未能彼余习(白文) 题签:石涛山高水长图。松囱题。 录文:绣佛斋余德自新,应知陶母是前身。吾将一语遥为祝,寿若须弥不记春。 轴头刻字:三冬花庵、鄂庐所得 奇峰搜不尽 石上见惊涛 —石涛水墨绫本立轴《南山为寿》 陈明时 原济与朱耷、髡残、弘仁并称为清初书画界的“四僧”。原济与朱耷有许多处相似:原济号石涛;朱耷号八大山人,传到后世都是号重于名、两人都是明皇室的后代,性格与作品都带有激愤与感伤。在“四僧”之中,石涛与八大山人的画作,无论从传世数量还是从艺术成就上看,都明显优于髡残和弘仁。 原济的俗家名字叫朱若极,是明朝靖王朱赞仪的十世孙。他的藉贯有人说是安徽凤阳,那是用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处;也有说是广西桂林,那是靖王的册封地,两说似都可通。但遗憾的是,原济的生卒年份竟也不准确,常见的一说是1642年至1705年,此外便众说纷纭,也有向两头扩张,说他活了九十多岁的。无论如何,朱若极生于明皇朝将亡未亡之时,是没有疑意的。他的父亲曾卷入明末的政治斗争漩涡,死于非命,致使朱若极遭遇新朝,就没有了沿科举入仕的资格。他唯有削緑而变成原济,原济又将才华委之以书画,从而有了石涛、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等的名号。应当说,正是甲申之变,艰难困苦,颠沛无归,才以朱若极的不幸铸就了石涛千百载的画名。 石涛是一个不太愿守成法的画家。中年时期,他曾长期托钵在安徽宣城,在李白推崇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边“体验生活”。宣城往南还有黄山、天目山、天姥山……石涛用十年功夫在其间“搜尽奇峰打草稿”,做了大量的写生。中国山水画家们主张“意在笔先”,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往往把“意”视为“神来”,而不认为主要应当来自于写生。相比之下,石涛坚持云游天下、遍搜奇峰,这种见地就非常可贵了。原济自号石涛,大约就是追求一种将静作动的境界,一木一石,在画家眼中全都是汹涌的波涛,有它自已的呼号。画家把它画出来,就是“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用今天的时尚话来说,就是石涛想当名山大川的形象代言人。 《南山为寿》用细笔勾勒时很少皴擦;在粗线勾斫时则皴点并用,浓重之处,墨气淋漓,画出纵深。画面的结构布局与前人、与石涛其它作品都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画中男子对华盖松的揖拜,点出“寿比南山”的主题,与画家在题诗中所言的“遥为祝”形成呼应。题诗则称赞老人有每饭之后即绣佛像的美德,简直就是东晋陶侃的慈母湛氏的后身,因此祝她与须弥山一样不老且长春。 石涛着有《苦瓜和尚画语录》,自述作画的宗旨是既“不立一法”,也“不舍一法”,既兼容并蓄,也不奉哪路权威为样板:“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读画家石涛,让人想起词家辛弃疾,辛曾称:“不恨吾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可见艺术感悟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原来就不是依仗照搬照抄的。 今人吴冠中将石涛比做法国的塞尚,说他是现代中国绘画之父,说他的《画语录》是中国最深奥与最难懂的画论:“石涛是反传统的先锋,但他尊重古人的成就,他反的是八股式的所谓传统。”他最重要的反叛就是“至人无法”,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无法而法”,“搜尽奇峰打草稿”。 奇峰搜不尽,石上灼真知。遗响入霜钟,涛声无尽时。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