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 甲子(1684年)作 秋山草堂 立轴 设色绢本
展品名: | 王翚 甲子(1684年)作 秋山草堂 立轴 设色绢本 |
尺寸: | 135×59厘米 |
起拍价: | 450,000-600,000元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4-18 00:00:00 |
备注: | 题识:秋山草堂。甲子春孟,拟黄鹤山人笔意。石谷王翚。 钤印:王翚之印(朱白) 石谷子(朱) (注:以上两印见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书画家印挪款识》第97页) 愚泉鉴赏(朱) 石谷擅长临摹古画,对各家技法都谙熟於心,认为对南北二宗应兼收并蓄,此幅为其仿王蒙笔意之作,山以披麻皴出之,树以细点出之,能见山之轮廓。山的外形有宛转连绵意,而皴点则刚硬有力。相较於山,山脚村舍、柳岸颇为工细,意境亦佳,疏处则疏,密处则密,可见布局精心。清王应奎《柳南随笔》谓“石谷作画,一落笔便思传世。故即八十以後之作,亦无一懈笔。”此作为其52岁所作,正当壮年,自然可见水准了。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扬州)人,大约生於清康熙後期。其姓名最早见於乾隆年间成书的《画人补遗》一书,附在著名画家袁江小传的条目後面:“……(袁江)有子名曜,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只此二语。袁耀和袁江的关系除“父子” 说之外,尚有“叔侄” 说(见於《中国画家人名大词典》),“兄弟” 说(见於秦仲文的《中国绘画学史》和李浴的《中国美术史纲》)。聂崇正先生以为相较而言“父子”说为可取,除此说出现最早外,袁耀取字“昭道”,显然是其父希望他取得与唐朝著名画家李昭道一样的成就,而袁江恰有资格以李昭道之父李思训自比。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大、小李将军”之称,以“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闻名,而“二袁”亦以工笔重彩、青绿山水闻名於世。显然,“二袁”有志於与“二李”前後辉映,共享千秋。长期以来,人们一谈起乾隆时期的扬州画坛,只言及“扬州八怪”,这至少是不全面,甚至是不公正的,因为袁氏父子实在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袁耀年轻时也在家乡扬州从事绘画活动,後在山西太原盐商尉家最久,晚年在扬州曾与罗聘、方士庶等人一起作画。袁耀和袁江画风相似,从远的说来,他们是与“二李”一脉相承的,对范宽、李成、李唐、马远、夏圭都有所吸纳,比较直接取法的是明代画家仇英;在康乾时期,扬州画家李寅、萧晨、颜峄、颜岳皆擅青绿山水,他们对袁耀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袁耀作品的主要题材就是山水界画,所作精工严整、富丽堂皇,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山水界画又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所及,直至近现代的溥心诋。 《绿野堂图》是前代和当时画家多次画过的内容,袁氏父子亦多次以此为题作画。“绿野堂”本是唐朝中期著名宰相裴度的别墅。裴度因为宦官当权,“不复有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林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新唐书·裴度传》)当年绿野堂初建成时,裴度自己欣然赋诗,白居易、刘禹锡、姚合皆有和诗赞其风景之美,後人在诗词中也屡屡道及,如辛弃疾在词中就有“绿野风烟”之句。 此作应是其中期作品。作品有着袁耀一贯的精工,青松近茂,烟峦远苍,繁枝掩映之中,楼阁秀挺而明丽。楼前湖水澄明,临岸篷船静泊,或有高人来会;楼後山泉垂练,溪水讠琮成韵;湖岸上一渔人正肩网独去。画面清迥幽静,正是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中意境:“青山为外屏,绿野是前堂。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居此境中,真能“道旷襟情远,神闲视听精”(姚合)。此作楼阁、松树细致入微,笔笔不苟;溪水工笔细作,湖水则留白,虚实相生;画山则皴点结合,用笔生动灵活。不愧是年富力强时期的一件佳作。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