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文徵明 仿梅道人山水 手卷 水墨纸本

文徵明 仿梅道人山水 手卷 水墨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文徵明 仿梅道人山水 手卷 水墨纸本
尺寸: 28.5×244厘米
起拍价: 1,800,000-2,6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 2013-12-05 00:00:00
备注: 题识:徵明;
明河垂空秋耿耿,碧瓦飞霜夜堂冷。幽人无眠月窥户,一笑临轩酒初醒。庭空无人万籁沉,惟有碧树交清阴。褰衣径起踏流水,拄□荦确惊栖禽。风檐石鼎然湘竹,夜久香浮乳花熟。银杯和月泻金波,洗我胸中尘百斛。更兰月转天苍然,满庭夜色霏寒烟。蓬莱何处亿万里,紫云飞堕栏杆前。何人为唤李谪仙,明月万古人千年。人千年,月犹昔,赏心且对樽前客。愿得常闲似此时,不愁明月无今夕。十月十三夜兴客小酌,起步中庭,月色如画,时碧桐萧疏,流影在地,人境俱寂,顾视欣然,因命童子烹茗啜之,还坐风檐,不觉至丙夜,东坡堁:何夕无月,何处无竹柏影,但无我辈闲耳,癸巳中秋日重画徵明。(癸巳1533年)
钤印:何云、文徵明印、衡山、徵明、悟言室印、征仲父印
王谷祥题跋:衡山先生近得梅花道人画示予,展玩之顷,爱其景趣幽雅,繁而不杂,诚前辈名家笔也。予素喜画,俟暇当为摹之,不识得似其一二否耶,太原王谷祥志。
尹嘉宾题跋:昔人云,清风朗月,令人辙思,玄度匪但好景难逢,正索会心人不易耳,然玄度清言,传世绝少,则似有负清风朗月矣,文征仲雅韵,逸调翩翩,在晋贤上,又能丹青,如前所画,真令人千载可见亦可思也,以视玄度何如,延陵尹嘉宾偶题。
许初题引首:衡翁三绝
钤印:许氏元复、黄荷汀、周多龄(梦公)旧藏
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175页。
文徵明中年佳构《仿梅道人山水》卷
─单国强
文徵明《仿梅道人山水》卷,引首许初题为“衡翁三绝”,所指“三绝”,即本幅之山水、后纸之自书诗及行书书法,诗书画三艺俱备。创作年代,据自书古诗后题跋:“十月十三夜与客小酌,起步中庭,月色如画。时碧桐萧疏,流影在地,人境俱寂。顾视欣然,因命童子烹茗啜之。还坐风檐,不觉至雨夜。东坡云:何夕无月,何处无竹柏影,但无我辈闲适耳。癸巳中秋日重书。徵明。”知此卷作于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时文徵明64岁,属中年时期。所取图名“仿梅道人山水”,则依据后纸在谷祥之跋“衡山先生近得梅花道人画乐予,展现之顷,爱其景趣幽雅,繁而不杂,诚前辈名家笔也。予素喜画,俟暇当为摹之,不识得其一二否耶?太原王谷祥之考。”梅花道人即元代画家吴镇,又自署梅道人。
这是一幅文徵明的仿古山水。他的仿古之作,宗学而比较广泛,然并不拘泥于外表形似,而注重笔墨意韵,撷取优长,并注意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从而显现自身特色。诚如其子文嘉在《先君行略》中所论:“性喜画,然不肯规规摹拟,遇故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自诣, 神会意解。至穷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此卷山水,虽临仿吴镇,然又融入了沈周画法乃至马夏的用笔,呈现出自古粗文的风貌。画面山石粗劲而用笔又富浓淡变化的墨色,显然保留了吴镇笔法苍劲、水墨淋漓的基本特色;而以整体线条所勾的平台和带斫的短线皴法,又极似其师沈周;夹杂的侧锋皴笔和方劲转折,又带有马夏之笔痕;而树木有意扭曲开张的枝杈和细密勾点的叶丛,以及较工整细秀的屋宇、人物,则是文氏自身细笔山水中常见的面貌特征。作品画风既反映了文徵明仿古之作兼容诸宗的创作法则,又显现出“粗文”一路山水的基本特色,而且粗细合度、雄健又不失繁密的面貌,正体现了他中年时期由粗变细阶段的艺术特色。故从风格角度鉴样,这是一件与中年画风相吻合的真迹。
后纸自书古诗的书法,作行中带草书体,字型端美秀雅,用笔圆润流畅,时出连笔,多文雅洒脱之韵,以渐显晚年所追求之书法风貌。文徵明的行书,早年50岁以前主宗苏轼和康里 或厚重,或雄强;50至60岁期间,兼取欧阳询、赵孟俯,趋于工整劲健;60岁以后上追晋唐,变为俊秀流美。此卷写于64岁的行书,端整中见洒脱,正反映了中、晚年过渡阶段面貌,亦属真迹无疑。
画家所钤印章,本幅有“徵明”、“悟言室引”、“征仲夫印”,自题诗前后有“停云”、“文徵明印”、“衡山”均能对上,唯“徵明”一印少异,但文氏此印大同小异者有多方,其它印俱真,此印也决然不假。
至于后纸两家题跋,王谷祥作为文徵明学生,书画俱宗其师,均相仿佛,王氏题跋之书法,甚似文氏,可证其真;尹嘉宾为晚明人,字孔昭,江苏江阴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字画瘦劲,晚更杂篆、隶出之;此卷所跋书风,亦具瘦劲之姿,当属真迹。引首尚有许初隶书四字,许初亦是晚明人,字复初,一字符复,以县学生序贡提教职,擢南京太仆寺主簿,迁汉阳府通判。工篆,庄整面秀,兼善楷、草,发二旺。亦工大书,不轻与人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尝题仇英送朱子羽令绍山图;许初引首书法,即属大书,虽为隶书,亦呈“庄整面秀”特色,可见亦真。三人均距文徵明时代不远,三题均真,也是甚重要的辅证。
此件作品属真迹的旁证材料,尚有若干出版物。一是1967年由台湾王世杰、那志良、张万里编撰、香港开发股份有限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