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王遽常 顾廷龙 郑逸梅等 题花蕊夫人宫词砚并砚(34张砚台1方) 镜心 水墨纸本

王遽常 顾廷龙 郑逸梅等 题花蕊夫人宫词砚并砚(34张砚台1方) 镜心 水墨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王遽常 顾廷龙 郑逸梅等 题花蕊夫人宫词砚并砚(34张砚台1方) 镜心 水墨纸本
尺寸:
起拍价: 8,000-15,000元
成交价: 77,000元
拍卖公司: 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3-06-28 00:00:00
备注: 说 明: 一、此套拍品含砚一方,时贤名公题赞诗咏计三十多家,诗翰酬唱,文苑交辉,此辈之后,恐无人有此雅兴,亦无才力有此雅兴。
二、砚以西蜀孟昶宫人花蕊夫人手书宫词碑残石制成,碑因书者名,砚因书者贵,故文人竞相题咏,砚为清人阮元旧藏,后为庐江刘晦之旧物,传至其裔刘笃龄先生,乃遍徵题咏,一时风雅云集。
三、刘笃龄,安徽庐江人,其先刘秉璋为晚清重臣,涯军要将,官四川总督,子刘晦之,收藏甚富,碑版,金石,书画,汗牛充栋,而以甲骨为最,筑小校经阁贮之,世罕与匹。刘笃龄先生家世渊源,雅好嗜古,既成此砚,名公相互咏赞,一时称盛。
四、花蕊夫人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长於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 “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五、题咏者如下:
1.王蘧常:草书横幅。
2.顾廷龙:篆书《诗砚楼》。
3.潘景郑:行书七言诗。
4.郑逸梅:隶书。
5.钱仲聧:楷书五言诗。
6.苏渊雷:草书七言诗。
7.刘永翔:草书七言诗
8.田遨:草书词《翠楼吟》。
9.顾浩君:草书横披。
10.高式熊篆刻:我心匪石。
11.江成之篆刻:其人如玉。
12.周子美:楷书七言诗。
13.吴企克:楷书五言诗。
14.陈九思:行书七言诗。
15.赵之云:行书词《临江仙》。
16.周退密:行书词。
17.刘衍文:草书七言诗。
18.徐定戡:行书七言言诗。
19.沈宗威:行书七言诗。
20.缪钺:行书词《念奴娇》
21.胡邦彦:行书七言诗。
22.陈琴趣:楷书七言诗。
23.胡道静:楷书横披。
24.孙后山:行书七言诗。
25.蛰堪:行书词古香慢 。
26.陈驹声:行书七言诗。
27.喻蘅:行书。
28.苏局仙:行书。
29.陈钟浩:行书。
30.吴广洋行书七言诗
六、1.王遽常(1900-1989),字瑗仲,浙江嘉兴人,受业於沈寐叟,精於章草。中年后糅合古代章草与汉简帛为一体,自辟蹊径。书作笔力坚劲,骨势峻迈,独具风貌。著有《书法答间自述篇》、《秦代史》等。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名誉理事、复旦大学教授。
2.顾廷龙(1904—1998),目录学家。字起潜。苏州人。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部,与其侄史学教授顾颉刚共同研究古史问题。抗战爆发,北平沦陷,被迫南下,於1939年8月与叶景葵力邀顾廷龙,和张元济、陈陶遗、李拔可等人在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为抢救和保护祖国文化典籍,受到了燕京大学图书馆优厚的待遇,携带妻儿来到,开办了合众图书馆。与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合编了《明代版刻图录》。1949年担任上海市文管会收购委员会书籍组委员。1958年任匕海图书馆馆长。
3.潘景郑(1907-)版本目录学家。他长期从事图书馆古籍整理,专於明史、版本目录和金石学,又工词曲、擅书法,富藏古籍善本、金石墨拓、名砚古物。
4.郑逸梅(1895-1992),苏州人,人称补白大王,精晓各代文人掌故,也是海上著名的文人和鉴赏家,家有纸帐铜瓶室。
5.钱仲联(1908-)原名萼孙,号梦苕。终身教授。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26年毕业於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钱仲联长期致力於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专於诗文词赋,尤其对明清诗文有较深的研究。
6.苏渊雷,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先生出生於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
7.刘永翔,1948年生,字寂潮,浙江龙游人。1980年毕业於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所工作。
8.田遨,(1918-)原名谢天傲,山东济南人。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曾在上海报界、电影界任编辑、编剧。著作有《杨度外传》、《宝船与神灯》、《人物与意境》、《红雨》等十馀种。曾为《豫园印痕》作序。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9.顾浩君,1936年出生於江苏南通,独创的七种双笔书法,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荣膺“双笔书法王”佳誉。
10.高式熊先生家学渊源,父翰林太史公高振霄,其幼承庭训,书法铁线篆最佳妙,篆书亦宗秦汉,传统功力深湛,此其早年精制,今不可见。生於1924年,浙江嘉兴人。原名文信,以字行。号履庵,别署亦静居。自幼癖嗜书法篆刻。1943年被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厂录为弟子,1947年加入西泠印社,为解放前入社至今健在的西泠印社荣誉社员之一。1995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1.周子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通晓古籍版本目录之学,著书有《嘉业堂钞校本目录》、《天一阁藏书经见录》等。
12.陈九思,国学大师,曾於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为其出版陈九思先生标校本《樊榭山房集》。
13.赵之云,现代棋史家,出版有多本围棋专论。
14.周退密先生生於1914年毕业於上海震旦大学,现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诗词学会理事。
15.刘衍文,浙江龙游人。刘永翔先生之父。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出版著述极丰。
16.徐定戡,南澳大诗人。与沪上词坛施蛰存、周退密等诸老交往笃甚。
17.沈宗威就职於上海文管会,著名藏书家。
18.缪钺,字彦威,原籍江苏溧阳。1904年生於北方,居家保定。1924年肆业於北京大学。先生治学最大特点是文史结合。另一特点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著名的唐代研究学者。
19.胡邦彦,著名文史家,曾在复旦大学与陈锡林先生共事。
20.陈琴趣,福建福州人,古琴演奏家。古琴演奏大家陈长林先生之父。
21.胡道静(1913—2003)是文献目录学大师,先生是我国著名科学技术史和古典文献专家。
22.王蛰堪,天津词人,名景泉,字季洲。今之诗词界几乎无人不知,他是老词人寇梦碧之高足。
23.陈驹声先生是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
24.喻蘅复旦大学名教授,著有《桑榆集》。
25.苏局仙(1882.1.1—1991.12.30),南汇周浦人氏,经历了清朝、民国、日伪统治、国民党统治和解放后的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晚清最后一个秀才,上海著名书法家。
附:花蕊夫人宫词砚,砚背镌字“廿四”字,全者十九缺者五,书法清秀端丽,正面清人阮元有隶书长跋,跋云:予守涪陵历数矣,戊辰冬偶於署之良隅瞥见残碣数寸,其字全者十九,缺者五,盖宋花蕊夫人费氏宫词在首之二也,原词云:翔鸾阁外夕阳天,树色花光远接连,望见内家来往处,水门斜过掩楼船,内人追逐采莲归,惊起沙鸥两岸飞,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梦衣。二词乃百中之拜而望见内家内人追逐之句,尤其天然声情,不可磨灭者,且字体袅娜多姿,虽落落如晨星,复何撼焉,按《通志》涪邑古迹载王安国花蕊诗序,此石当为安国熙宁五年定蜀时所刻序,云得花蕊夫人诗,乃出於花蕊,於此刻或即摹花蕊手迹,未可知也。东坡居士曾书此词三十首刻之,晚香堂帖中,则当时见重於文人,学■诵,略其人而取其才,亦概可想见,今适得残碣,不忍抛掷,因属长子,承基将石琢为研,其石质之润泽坚凝罕有其匹,诚文房之至宝也,宜守之,伯元。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