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待秋 甲申(1944年)作 溪山策杖 镜心 水墨纸本
展品名: | 吴待秋 甲申(1944年)作 溪山策杖 镜心 水墨纸本 |
尺寸: | 133×65.5厘米 |
起拍价: | 48,000-48,000元 |
成交价: | 143,000元 |
拍卖公司: | 天津市文物公司 |
时间: | 2013-06-12 00:00:00 |
备注: | 钤印:抱鋗居士、诗债待秋印征、闭户工夫 吴待秋(1878-1949)名征,以字行。别号抱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括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石门人。擅画山水、花卉,亦能人物仕女,晚年喜作佛像,颇有古风。其父吴伯滔为清末时著名画家,与吴昌硕交往密切,常切磋书道画艺。吴待秋自小从父亲学画、写字,得吴昌硕指点一二。多年后,更得吴昌硕慨然授教,加上自身勤奋,技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04年,与吴隐、丁辅之、王福厂等篆刻家积极筹备,共同在孤山创办西泠印社。1906年吴待秋赴北京。不久,认识了在京城书画界颇有威望的金城,加入了其创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因政局混乱,吴氏受张元济之聘赴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部长,并且又活跃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三十年代待秋常往返于苏沪间,画名与日共增。 吴待秋一生,迎难而上,躬聆前辈教言,刻苦研习书画,终成一代名家。其金石书画兼长,作画擅山水,颇有古风。写花卉,得伯滔、昌硕笔意,后汲取诸家之长,笔墨酣畅,宽博淳厚,随意挥洒,别具一格,尤其画梅,名噪一时。他的画,于笔墨技巧之外,尤得灵性揣摩之妙,落笔随意而不草率,设色浓重而不混浊,达到苍中带秀,刚中有柔的艺术效果。晚年则粗简豪放为主,益现浑厚苍润,反映了自己独特的面目,成为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誉为“海上四大家”。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