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1947年作 拂水飘烟出洞庭 立轴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张大千 1947年作 拂水飘烟出洞庭 立轴 设色纸本 |
尺寸: | 70.5×27.5厘米 |
起拍价: | 300,000-500,000元 |
成交价: | 30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3-11-24 00:00:00 |
备注: | 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潇湘画楼 款识:何处闻吹两脚笙,云螺黛髻晕眉青。凉风帝子一千里,拂水飘烟出洞庭。丁亥三月写。似介眉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简括笔墨着山水 —张大千《拂水飘烟出洞庭》赏析 山水画是张大千发挥才华的重心所在,他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由学石涛、八大山人而登堂入室,尤其不遗余力地追摹石涛,竟使鉴别石涛的名家也真假难辨,可见所下功夫之深。与此同时,他也汲取石溪、渐江、明四家及董其昌、赵孟俯的长处,在水墨和青绿山水画方面奠定了根底。 45岁之后, 张大千对南宋画派兴趣大增,他从李唐、刘松年等人,吸取了严整坚实的造型手法和刚健纵肆的笔墨技巧,又从梁楷、牧溪等人,撷取笔墨简括率略的减笔法要素,使他的画风又呈现出豪爽逸放的格调。 此幅山水画作于1947年3月。这一年,《大千居士近作》一、二集在上海印行,《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第一集也在上海彩印出版。大千又赴西康游览写生,继而在成都举行“康巴西游记行画展”,可谓收获颇丰。是画笔墨简括,工、写结合,疏朗、紧凑安排有致。画面结构上松下紧,水天相接处,远山与帆船使画面层次分明;近处,山坡平缓,两棵松树张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下方,亭台楼阁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远近仅以一墙之隔,呈现两种境界,把洞庭湖的美景展现得一览无余。这幅画中,大千采用了他擅长的皴法。他认为,画山最重要皴法,古人有种种名称,只不过就其所见的山水而体会出来的。应该用那一种皴法传出,那所见的形状如何,遂名叫作某某皴,并非勉强,非用此皴法不可。山水皴法不必拘泥,只要看适于某一种,就用某一种皴法。南方的山较平缓,土多于石,故大千采用披麻皴,很是合乎情理。 大千画山水讲究意境,且善用笔墨来表现意境。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或者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就不成为名画。画面的结构和位置,需特别加意。大千在大量临摹前人画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师造化。他实践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格言,走遍名山大川、大江南北,从国内又走向国外,山山水水化为他心中的丘壑,于是下笔自然传神。他的山水画能够随意自如的表现出峨眉山的巍峨雄壮、长江三峡的险峻秀拔,或江南风光的平淡清丽。这一《拂水飘烟出洞庭》也是大千的游记画作,他将心中的丘壑、眼前的江山,化为笔下的美景,传神之至甚于言表。《拂水飘烟出洞庭》曾出现在翰海04秋拍会上,并以12.1万元成交。但这个价格和张大千的艺术水平是极不相符的,纵观这几年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张大千已成为画坛领军人物,是拍卖会上的常青树,他不同时期的画作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相信有眼光的藏家会意识到这幅作品的真正价值。 著录:《名家翰墨?张大千前期山水画专集》P88,香港翰墨轩,1993年出版。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