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谢观生 1824年 听涛山馆图 手卷 设色绢本

谢观生 1824年 听涛山馆图 手卷 设色绢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谢观生 1824年 听涛山馆图 手卷 设色绢本
尺寸: 30.5×109厘米
起拍价: HKD 60,000-80,000元
成交价: 114,000元
拍卖公司: 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
时间: 2011-04-26 00:00:00
备注: 郭尚先题引首
阮元、赵光等跋
引首:听涛山馆图。春岚四兄属书。弟郭尚先。
款识:听涛山馆。道光甲申嘉平为春岚观察四兄嘱画。谢观生。
题跋:共录阮元、白熔、蒋立镝、龙元任、廖鸿藻、吴嵩梁、廖鸿荃、李绍防、杨殿邦,程谲采、周仲墀、朱方增、赵光等嘉道期间显宦或地方要员十三家跋。另纸录广东著名学者汪兆镳一九二七年长跋,文内详细述及本卷主人、画家及题跋诸人的生平履历,孜证完备。
钤印:『观』、『生』。
藏印:『伯序心赏』。
上款:『春岚』即伍元华(1800-1833),又名受昌,字良仪,南海人,乃广州十三行之首『怡和行』伍氏的第三代。他排行第四,又捐官候补道员,故称他『四兄』或『观察』。道光六年(1826)接父亲伍秉监掌该行业务,时已成首富。在广州河南筑别墅万松园,故以『听涛』为名。他好文艺,粤省书画名家谢兰生观生兄弟、张如芝、罗文俊等皆其座上客,听涛山馆遂成书画唱酬之所。他与五弟崇曜(紫垣)又好刻书,刊粤雅堂丛书多至数百种,不乏罕见版本,虽日附庸风雅,对推广桑梓文化实有贡献。
来源:原为广东著名学者汪兆镝(1861—1939)旧藏。
注:谢观生,字退谷,号五羊散人,南海人,兰生弟,合称『二谢』。活跃於十九世纪初期。他工山水,有谓其画『气韵秀润,欲合南田、石谷为一手,戴文节公(熙)至粤,见而激赏之。』他寓万松园『读画弦诗,所作零缣断褚,人多宝之。』惜传世作品不多。据记载云他曾为汤贻汾作<云泉饯别图>,又为郑灏若作<榕屋横琴图>,性质应与本卷接近,可知他擅写这类文人酬唱园林胜迹的题材,故下笔写此,自是驾轻就热。他与伍氏友好兼具乡谊,又曾寓该园,摄眼前身历之景色入图,在应所请外,更有一份感情寄寓於内。观其构图以松为主,山馆掩遮半现於松林中,内有三人似在闲聊或诗词唱和,他采细笔浅绛,淡雅清丽,见石谷韵味,也切合画中主人的身份与品味。全画风格鲜明,保存尤见完整,属退谷作品中的表表者。卷尾录十三家跋,时间从道六年(1826)至十年(1830)间,应属卷成两年後寄往京师,徵集诸家题跋。这段时间亦为伍氏出掌『怡和行』之鼎盛期。题咏俱一时之选,有地方大吏,中枢要员,多属学识渊博兼擅收藏监赏者,其中如阮元、郭尚先、白熔、程谲采皆官粤或主广东乡试,故论身份、地位、品味兴趣、以至在管辖地的公私交谊,都与伍氏及其家族(跋中亦有向其兄『商云』致意)过从密切。可见伍氏家族的人脉畅通,关系网络覆盖面亟广,也反映了清中期海禁开启後,粤『行商』势力之盛。故本卷价值并不局限於谢氏画艺之精湛或桑梓文物的重要性,更甚者乃对十九世纪的历史、经济,特别『行商』之研究均有裨益。
参考资料:<货殖华洋的粤商>(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页167-181<十九世纪广东外销画的赞助者一广东十三行行商>,庄素娥撰,收录於<区域与网络--近千年中国美术史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二○○一年九月)
著录:<岭南画徵录>增订本,汪兆镝编纂(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页132,『伍元华』条目记曰:谢退谷为绘<听涛山馆图>,阮文达公(元)、白小山(熔)、吴兰雪(嵩)诸人皆有题咏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