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 1889年作 福禄双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任伯年 1889年作 福禄双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
尺寸: | 134×64厘米 |
起拍价: | 500,000-600,000元 |
成交价: | 66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5-11 00:00:00 |
备注: | 钤印:任颐印、任伯年 款识:光绪己丑仲夏之吉,山阴任颐。 鉴藏印: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峰山镇汪振华印 从旧上海浓厚的商业氛围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海派艺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题材上的俗化。即已从之前的传统文人画以自娱养性的山水、禽鸟题材逐渐向表现大众审美情趣的题材转化;而寓意祝福的诸题材,更属其中胜场。 作为海派开派的大师之一,任伯年在题材的选择上无疑具有典范意义。此幅《福禄双寿图》即为典型的海派题材画。画写危派上首尾相对的两只鹿,寓意“双禄”;七色灵芝和风中纷披的兰草则是寿意的暗示。最令人惊奇的是鹿眼的点金,颇具画龙点睛之妙。 海派领袖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初名润,字伯年,字小楼,後字伯年,浙江萧山人,祖籍山服,後辄署名山服任伯年。十几岁青年时期,在太平天国的军中掌大旗,直到天京沦陷,才回家乡。先承家学,後得任熊推介,师承任薰,画艺益进。以後长期在上海以卖画为生,声誉赫然,为上海画派重要创始人,影响深远。 其绘画发轫於民间艺术。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擅长花鸟及人物,画法工意俱佳,有独特个人风格。 花鸟画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後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於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精於写像,能巧妙捕捉人物感情神态,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颇近陈洪绶、黄慎。画历史人物,民间及风俗人情,造型奇古,线描劲健。 山水画创作不多,早年师法石涛,中年以後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鹏、蓝瑛,并上追元代吴镇、王蒙,以纵肆、劲真的笔法见长。 重要作品如同治七年(1868)仿《陈小蓬斗梅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光绪三年(1877)作《五十六岁仲英写像》、《雀屏图》。光绪七年(1881)作《牡丹双鸡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渔归图》,收入《陆氏藏画集》;仿《宣和芭蕉图》,收入《南画大成》。次年作《人物册》,收入《南画大成》。十一年(1885)作《壮心不已图》、《墨笔人物山水册》等。 作品在他在世时即广为流传,解放前画店、地摊多有出售。解放後则较少出售,多由国家收购,归各地博物馆收藏。现存作品,大多收藏於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民间及港、台私人手里也留有一些他的作品。1980年代後民间收藏部分流入香港、台湾、美国,尤以香港为多。 著录:《荣宝斋—第二回中国画清赏雅集》第P10,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