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蓝瑛 春林翠岫图 立轴 设色绢本

蓝瑛 春林翠岫图 立轴 设色绢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蓝瑛 春林翠岫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 182.5×44.5厘米
起拍价: 1,200,000-2,8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3-06-03 00:00:00
备注: 题识:春林翠岫。蓝瑛仿赵松雪画。
钤印:蓝瑛之印、田叔父
收藏印:味蕖考藏、知鱼堂后人郭怡孮文革劫后珍藏
蓝瑛《春林翠岫图》鉴析
单国强
蓝瑛是晚明著名山水画家,所创画风比较特殊。早年宗学宋院体,从唐寅上追李唐;中年主承文人画传统,尤倾心米芾和元四家;晚年形成粗简苍劲的自身面貌。因其出生浙江钱塘,又曾承继南宋院体,故有的画史将他称为“浙派殿军”,其实他的风格自成一派,称之谓“武林派”,如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所述:“陆日为倡为云间派,蓝瑛倡为武林派。”此论较为恰当。
此幅《春林翠岫图》轴,绢本,设色,纵182厘米,横44.5厘米,自识“春林翠岫,蓝瑛仿赵松雪画。”下钤“蓝瑛之印”白方印和“田叔父”朱方印,未署年款。从画法、款字、钤印及流传过程诸方面分析,此作当属真迹。
首先从画法方面考察。此幅作品是仿元代赵孟頫的仿古山水。结合蓝瑛的画学道路,其早年三、四十岁阶段,与唐寅学李唐的“院体”风格接近,呈工谨秀润特色;中年五、六十岁阶段,泛学南北宗诸家,即有仿李唐、赵令穰、 赵孟頫的,也有宗黄公望、王蒙、吴镇 、米芾的,构图变化自由,色彩对比丰富,运笔骨力刚硬,风格流畅大胆;六十岁以后晚年,主要学米芾和元四家,画风由稳定走向苍劲,并形成精简、老辣、浑朴、空灵的自身风貌。此幅仿赵孟頫山水,应该作于中年阶段,与同时期某些作品相对照,呈现出较多共性特征。如绘于五十岁左右的《溪阁清客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仿赵雍的画法,赵雍为赵孟俯之子,画风近其父,此图即与《春林翠岫图》轴甚为接近。两图的布局均保持近、中、远三景的传统形式,三景距离甚近,留白也不多,景致比较繁复,尚未呈现晚年的精简构图。画面均以中间的树为主体,刻画相当细致,主干的树鳞和凹凸,枝条的俯仰和交错,树叶的组合和前后,都用细劲的笔触一一勾皴点染出来,甚近北宋李成、郭熙流派精微而逼真的画法。山石以勾勒为主,略有皴法,用笔中锋,尖劲而流畅,兼取赵孟頫和黄公望之法。设色鲜艳,树石青绿加赭石,并与缤纷花草或红花人物相映照,这种运色显然受赵孟頫的青绿山水和重彩人物影响。两幅画呈现出主宗赵氏父子又兼取宋元诸家的画法,表明均作于中年时期,水平相当也说明都属真迹。又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两幅仿赵孟頫作品,也作于中年,一为丙子(1636年)52岁的《仿赵松雪梅花仕女图》扇,一为壬午(1642年)58岁的《仿古山水》册中“仿赵文敏公山水”页,画面较精细的树石形态、尖劲的勾皴线条,也都与《春林翠岫图》轴相仿佛,可见蓝瑛中年时期的仿古之作力求相似,深得各家法门,与晚年成熟面貌有所不同。
其次从款印方面鉴识。题款书法流畅自由,与早年的过于工谨和晚年的趋于苍劲有所区别,而与上述的同时期作品《溪阁清宫图》、《仿赵松雪梅花仕女图》、《仿赵文敏公山水页》中款字却甚为接近,尤其“赵”、“蓝瑛”等字的笔法完全一致。所钤印章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相对照,“蓝瑛之印”白方印同于42号,“田叔父”朱方印同于45号。可见款印俱属真无疑。
再次,此图的流传过程也可作为有力辅证。画幅中虽无鉴藏印记,然作品见于郭味蕖先生的《知鱼堂书画录》著录,文记:“蓝田叔仿赵松雪春林翠岫图轴。绢本,青绿赋色,高六尺,宽一尺七寸。主峰耸峙,危泉飞折而下,树多作夹叶,勾染颇见功力,树下一红衣人独坐,意颇闲适。题在右上:春林翠岫,蓝瑛仿赵松雪画。白文‘蓝瑛之印’方印,朱文‘田叔父’方印。此亦陈簠斋太史故物,壬午岁暮百二十金得之。”意知此图原为陈簠斋收藏,陈簠斋即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成进士,改授编修,咸丰间,加侍读学士衔,四年(1854年)乞假族里。生平嗜好古文字,与好古之士赏奇析疑,垂三十年,于金石学颇多贡献。所藏毛公鼎称海内吉金之冠。工书法,以颜真卿笔意出入钟鼎文字,自成一家。亦喜书画收藏。他堪称晚清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家,蓝瑛《春林翠岫图》经他收藏,已是属真的一个辅证。郭味蕖(1908—1971年)是当代著名画家和鉴赏家,山东潍坊人,早年在上海艺专学西画,毕业后在故宫古物陈列所从事国画研究,并随黄宾虹学习画论和鉴赏。解放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理论研究和国画系任教。擅长于绘画,工写结合,风格别具。对金石、文学、考古、鉴赏都有较深造诣。著有《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及《中国版画史略》等。《知鱼堂书画录》是他自藏书画的手抄著录书,其中不少作品即从同乡陈介祺处购得,《春林翠岫图》是壬午(1942年)以一百二十金得之,价格不菲,显然郭味蕖先生是视为真迹且属精品。陈、郭两位著名鉴藏家对此作的认可和入藏,也成为鉴定的重要辅证,此图当属蓝瑛存世的中年时期真迹佳构。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