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沈迈士 1959年作 潭山采矿忙 立轴 设色纸本

沈迈士 1959年作 潭山采矿忙 立轴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沈迈士 1959年作 潭山采矿忙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90×51厘米
起拍价: 7,000-10,000元
成交价: 24,2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2-05-15 00:00:00
备注: 题识:潭山在苏州西南,景物佳胜,滨临太湖,不仅繁植果木,四季有长春之花,近且开采铁矿宝藏兴焉。一九五九年清明,喜其为社会主义新兴事业之一,写以志盛。沈迈士并记。
钤印:沈迈士印
收藏印:宽斋画记
说明:山水画自明末董其昌极力提倡南宗士夫画传统以来,逐渐演变为文人间的一种墨戏,笔墨本身的趣味在这个过程中上升为超越画面其它因素的最重要的方面,这种趋势在清四王达到极致,而四王之后的山水画则多囿於其中,晚清民国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奋力批驳四王正是出於对这种陈陈相因,豪无时代气息的山水画的批判。民国时期许多山画家已经在对山水画改革的方面作出卓绝成绩,1949年以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又赋予50、60年代中国山水画以独特的面貌,既注重传统笔墨,同时又非常着意地体现新时代的题材、情感,有时这种山水画中种种因素间有种不和谐感,但在今天看来,却是对那个时候人们情感的最生动的体现。沈迈士此类山水画即是上述所说的比较有代表性风格,就在他作此画的后3个月,1959年7月上海《文汇报》还组织上海画家谈新中国的山水画创作问题,报纸报导题目为祖国江山增姿添彩,与会者有贺天健、谢稚柳、朱屺瞻、应野平、沈迈士等人。座谈会上众人谈到山水画功能、笔墨创作等问题,提出雄伟、秀丽的山川景色,最能唤起爱国主义感情,培养人们向大自然斗争的毅力……新的山水画就是要反映时代的精神……可以在这个时期许多画家创作中发现,他们的确是非常用心地在实践着这样的方针。
沈迈士,名祖德,以字行,浙江湖州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