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悬崖小屋 立轴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齐白石 悬崖小屋 立轴 设色纸本 |
尺寸: | 140×43厘米 |
起拍价: | 500,000-800,000元 |
成交价: | 715,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
时间: | 2012-11-20 00:00:00 |
备注: | 题识:释戡三兄之雅,齐璜。 钤印:白石翁(白文) 说明: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等。齐白石20岁始学山水画,得《芥子院画谱》而精心拓摹,27岁正式拜湘潭画师胡沁园为师学画工笔花鸟,从王石榖一路画法。1902年后六出六归,历时八年,探访许多名山大岭、古迹寺庙,胸襟见识大大开阔,画风开始充满生气和创意。1919年定居北京后听从陈师曾的话,闭门变法,历经八年至1927年而成,自谓“哀年变法”,画法风格产生飞越性变化。1949年后齐白石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周思来总理亲临祝贺,1955年度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奖,荣获1955年国际和平奖金,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他一生勤奋,气度非凡,留下数以万计的作品,草虫花鸟、山水、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作无不精良。他精心观察生活,热情反映生活,充分表现生活的崇高境界。艺术上强调传统精髓和变法图新,主张“似与不似之间”的艺境,他工笔画到顶,写意画达峰,工写结合成为大师,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齐白石在“哀年变法”期间创作的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意境、笔墨、色彩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其风格从传承的角度看,比较远离讲究闲静、松秀、优雅、淡远的董其昌和“四王”而接近于强调生命感受、相对粗疏雄健的石涛和金冬心。郎绍君先生曾在《齐白石》一书中概括了齐白石的山水画特点说:极少象征寓义,而强调平朴的格调和生活气息;不特讲究笔墨自身的意趣,而讲究表现生命感觉的活跃;不很讲究描绘的具体、层次的丰富,而强调简括疏朗和大写意性格;不大讲究语言的含蓄内在,而强调率直与雄健。齐白石山水画入景主要源于家乡景观和远游印象,尤其桂林景观,其形式横卷最少而立轴最多,立轴中又喜画狭长条幅,颇少选择近于黄金律的长宽比例。齐白石的立轴山水,以高远、平远为基本特色,凡画山则高远或高远兼平远,画江河湖海则平远或平远兼高远,而不论高远、平远或两兼者,都绝少一开一合的传统规范,其独特的章法个性为所齐白石都有。本幅作品即是齐白石“哀年变法”时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于山崖之上又画绝壁悬崖,用强悍的金石笔法勾山画峰,使悬崖呈“峦倒锋斜势欲扶”之势,铸造了粗拙、朴茂的笔墨特色,线条无论长短,皆起止疾速,准确而无犹豫之虑。其态潇洒飘逸,写意处如行书般曳然生姿,率性而为,画面单纯简洁,主体突出,物像空灵简少,景物配置高低远近有序,层层相应,在生涩中见画家圆熟之处。用墨虽少,但惟状物传神,寥寥几笔即使其形态鲜活如生。看全图悬崖造型、构图都求新求变、大胆奇突而不同寻常,用墨大多用简括粗放的勾染,浓淡深浅见变化之微妙,体现了齐白石敢于独造、扫除凡格的变法精神,“头头笔墨创新奇”。悬崖下的小屋则激活了整个画面,使全画出现了齐白石极崇视的生活气息,而非单纯山景,使全画读来生气灵动。本作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是齐白石的经意之作,图面笔简意丰,堪称佳构,画意风格已达齐白石所言“我行我道,用我家笔意写我家山水”而自成一家风貌的境地。 著录:郎绍君主编,《齐白石全集》(第二卷),图143,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