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慈禧太后 1889年作 梅花双鹊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慈禧太后 1889年作 梅花双鹊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慈禧太后 1889年作 梅花双鹊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 130×64.5厘米
起拍价: 600,000-800,000元
成交价: 770,000元
拍卖公司: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3-12-16 00:00:00
备注: 款 识: 光绪己丑孟春试灯日御笔仿宋人汤正仲。
题跋:五云深处写清妍,天藻飞翔得气先。正是未央前殿月,横斜疏影最澂圆。李文田敬题。
边跋: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献崇熙皇太后御笔。龙飞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赐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署户部尚书臣潘祖荫。
签条:清孝钦皇后临汤叔雅梅花双鹊图御笔。赐潘文勤公本,梅景书屋珍藏
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御赏 爱物俭身 长春宫精鉴玺
鉴藏印:吴湖帆 吴潘静淑 梅景书屋 梅景书屋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同珍之宝
慈禧《梅花双鹊图》释读
《梅花双鹊图》作於1889年,款题“光绪己丑孟春试灯日,御笔仿宋人汤正仲”。汤正仲,南宋女画家,擅写梅竹。此画130×64.5厘米,纸本水墨立轴,月夜朦胧,密枝繁花,双鹊眠栖。画中共钤印十方,款、跋三条并原装宋锦护套上吴湖帆题签条,涉及人物5人,内容丰富有趣,是一幅难得一见的慈禧画作。
款题所署作画的日子,即元宵节前一天,旧俗称试灯日。元宵赏灯是中国的古老风俗,南北皆然,无论天子百姓,都会借着这个夜晚尽情游乐,放烟花,舞龙灯,猜灯谜,吃汤圆……颐和园里也一样,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园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慈禧照例会在这三天游园、看戏、赏灯,并且会在元宵之夜借着兴致赏赐内侍近臣。她常作赏赐的“御物”便是她的书画,比如赐一个“福”字,赏一幅梅花之类。并且,她会提前准备这些“御物”,虽然未必每一件作品都由她亲手完成,但是她会在一幅梅花上添枝加叶,亲笔署款。慈禧向有喜欢书画的雅好。内侍近臣得其赏赐,感激涕零,受宠若惊。这个时候是颐和园内最快乐的时候。
光绪己丑(1889年)元宵,这一天在颐和园受赏赐的人中便有潘祖荫。
潘祖荫(1830~1890),江苏苏州人,咸丰二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数度出掌文衡典试,并在南书房侍奉皇帝近四十年(南书房即清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的地方,康熙时创立,地在故宫乾清宫西南隅)。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算得上慈禧的心腹大臣。得赏此画时,潘祖荫59岁,这对於在清廷为官一世的潘祖荫来说,也算是一项殊荣。他将画精心装裱,再工工整整在裱边写下“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献崇熙皇太后御笔。龙飞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赐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署户部尚书,臣潘祖荫”的文字,记录此画来历,炫耀后人。一年后,潘祖荫去世了。左上方的那首题诗,出自咸丰九年进士、礼部副侍郎李文田之手,诗云:五云深处写清妍,天藻飞翔得气先。正是未央前殿月,横斜疏影最澂圆。这样的梅花诗当然不能和林逋、陆游相提并论,但委婉得体,没有功名是写不出来的。李文田学问渊博,著作等身,书艺超群,在晚清朝廷享有盛名。但此题未署年月。据《清史稿》记载,潘祖荫光绪十一年迁工部尚书,光绪十六年在工部尚书任上病故。李文田则是在潘祖荫病故之月出任礼部右侍郎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苏、浙、川、赣等省任职,以此推算,这首诗应该是在潘祖荫去世之后李文田题写的。
这是此画的成因,其传承也一样清晰有序。
《梅花双鹊图》共钤鉴藏印四方,均为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所钤。其实这幅画后来的主人就是吴湖帆、潘静淑。吴湖帆与潘静淑两家均为晚清名门望族,吴湖帆是吴大澂之后,潘静淑是潘祖荫的侄女,1892年她出生於北京的潘祖荫家中。1915年,她与吴湖帆完婚,过门时,奁中陪嫁的文玩书画极多,此画即为其中之一。吴湖帆嗜古如命,家中所藏极富,他将其所藏分门别类,并根据珍贵程度分别钤印,眼力之高,世所皆知。《梅花双鹊图》为其爱妻陪嫁之物,自非等闲视之。於是,吴湖帆刻“梅景书屋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同藏之珍”印钤於画上,一方面表示他们夫妇俩的恩爱以及对此画的珍视,另一方面也清晰地表明了这幅画的传承关系。
这幅画的装裱也为光绪老裱,推算起来应该是潘祖荫得赏之后由宫廷裱画师装裱的,因为裱边的长题为潘祖荫所题,而得画后第二年,潘祖荫就去世了。此画装裱用绫极为讲究,天头地头与副隔界、惊燕用云凤纹花绫,所不同者,一为湖兰,一为淡米色;圈档则用米黄云龙纹花绫。这样的选择与搭配对於在南书房有四十年供奉帝后经历的潘祖荫来说,可谓考虑十分周到,毕竟慈禧垂帘听政,所谓凤在上龙在下者是也。而宋锦护套则出於吴湖帆、潘静淑之手,不仅签条是吴湖帆当年亲笔题写,就连护套端口那几粒揿扣也是上世纪初的民国旧产——这样一幅作品能传至今日,尤其是遭遇文革大劫传至今日,实在是一件很不易得的历史文物。(文/胡西林)
相关展品